端亲王面色凝重地说道:“放弃东洲,从这里派兵前往荔城,堵住东洲出兵的路线,如此一来,镇东关便如同拱手相让给了礼亲王。”
他对大周目前的局势了然于心,如今各方势力相互牵制,兵力分散,形成了一种僵持不下的局面。若能舍弃东洲,周宁便可回援平北关,有效地遏制北元的进攻。
魏无忌眉头微皱,忧心忡忡地回应道:“王爷,这样做虽然能解平北关之危,但北州恐怕就会陷入险境啊。倘若周宁心生他念,趁机直接攻打北州,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端亲王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荔城有五万兵马,而本王在晋城还有十万大军。周宁难道是个愚不可及之人吗?他若敢进攻北州,必然会遭到我们的前后夹击,他岂会如此莽撞行事?”
魏无忌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太子周明深知此计虽险,然而以周宁的才智,应当会接受这个方案。
毕竟,端亲王最为忌惮的还是北元的大军,至于其他各方势力,都相对容易应对。
端亲王接着说道:“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让裕亲王撤军,然后我们再逐个解决掉其他对手,这才是本王真正的盘算。”
太子周明和魏无忌听了端亲王的这番话后,都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可行。如果裕亲王真的撤兵了,那么他们手中的兵力将会达到惊人的三十万之众。
如此一来,无论是进攻哪一方,都将变得轻而易举,根本无需像现在这样陷入僵局,彼此僵持不下。
魏无忌略作思考后,开口说道:“王爷,镇东关绝对不能拱手相让啊!我们应该提前给镇东关送去充足的补给物资,确保他们至少能够坚守一年。
毕竟,如果把镇东关交给礼亲王,万一他放任东蛮军队长驱直入,那我们可就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了。”
端亲王深思熟虑之后,缓缓说道:“镇东将军卢开山所率的十万兵马,每日所需的粮草数量堪称天文数字。若魏大人能想出良策解决此难题,那么镇东关便可不必轻言放弃。”
魏无忌闻听此言,瞬间洞悉了端亲王的言外之意。他毫不犹豫地应道:“王爷放心,粮食之事我定当全力以赴。我可让周宁先派遣一批粮草过去应急,余下部分则由我来设法筹集。”
端亲王对魏无忌的回答表示满意,微微颔首示意。紧接着,他亲自挥毫泼墨,给周宁写了一封密信,将所有的计划和盘托出,并在信中恳请周宁稍作等待,切勿急于撤军。
没过多久,周宁便收到了端亲王的亲笔书信。他阅信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下令留下足够十日之需的粮草,其余的则火速派人运往镇东关。与此同时,周宁还传令众将,命他们做好随时撤兵回援平北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