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青阳侯崛起太快,一战封侯,之后就是隐姓读书,别说皇城中,就是郑阳郡中也没有多少人与他交从够密。”
说话的文官身穿红色官袍,五旬出头,纱帽遮住白头发,面容方正。
他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赵度亭,儒道洞玄境,正三品官职,负责编撰国史,起草圣旨等官务。
赵度亭算是三皇子麾下文官之首,大小事情都有参与谋划。
赵度亭的话,让大堂之中众人都是轻轻点头。
“殿下,青阳侯在皇城之中交集不多,那于殿下或许助力不大,可必然也没有什么矛盾。”
立在赵度亭身后,穿青色武服的中年抱拳道:“以卑职之意,殿下近来谨言慎行,我等多约束麾下。”
他的目光扫过其他人,低低道:“且先看看这位武御司司首行事手段。”
三皇子面色微微变幻,最终只能点头。
他也知道如果能与镇天司武御司司首有交情,对于他的助力极大。
可惜,哪怕他是皇子,竟然一时间也不知如何与这位青阳侯产生多少交集。
反倒是如今局面,只能坐看这位青阳侯手段了。
……
京兆府。
京兆府虽然是府衙,其实规格甚至在郡府之上。
京兆尹肖楼如今是正四品官职,看似还未到三品之位,其实手中实权,比那些六部三品从三品的侍郎学士等,都更有威严。
对于朝堂官员来说,实权与虚职之间,差距很大。
正职与副职,同样天壤之别。
“诸位不认识这位青阳侯,我肖楼认识。”
大堂之上,身形挺直的肖楼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下方一众京兆府官员。
京兆府中官员之数,统辖之地,都不是其他州府能比。
光是皇城三千坊,大小围城县令,以及其他巡卫司,监察司,大小官员数百人。
哪怕此时大堂上,五品以上官员,都有数十位。
听到肖楼说认识青阳侯,所有人都抬头。
皇城中,认得青阳侯的人可真不多。
“诸位,肖某给诸位提个醒,青阳侯此人杀性极重,在西北境是以杀成名。”
“陛下用他执掌武御司,我不希望京兆府有人落在他手上。”
“以我与他交情,我肖楼不会出面让他难做,他也不会为这等小事,卖我肖楼人情。”
张远与肖楼的交情是在西北境出使燕国时候,算是并肩而战,袍泽之谊。
肖楼不会轻易动这交情,此时只是为提醒京兆府众人。
大堂中众人面色微微凝重,都是低头。
自家这位府尹可是很有背景,连他都说出这样话,也就意味着,谁落在镇天司手上,那就自求多福。
五皇子府。
五皇子嬴礼手中握着邸报,面色虽然平静,但双目之中有淡淡的压抑涌动。
“就说钟原他们为何倒戈,原来这张青阳竟是如此被父皇看重。”
“这样,去一份请柬,本王宴请青阳侯赴宴。”
“想来,他不会不给本王这个面子。”
下方,穿青色儒袍的郭文华眉头微皱,犹豫一下,没有开口。
半个时辰后,送请柬的府中长史归来,手中握着请柬。
“青阳侯说,”长史面色变幻,低声道,“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