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挑战才刚刚开始(310)
此时张科长在纽约的“好大儿”陈景润也在和朋友讨论此事。
纽约的数学界华人很少,陈景润在来到纽约就读很快就认识了才毕业不久的周元燊。
大家做的方向不同,但不妨碍他们因为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从事职业成为朋友。
本身给陈景润分配的任务除了和林燃建立沟通管道外,也包括交好纽约学术界的华人,判断谁有意愿回华国工作。
陈景润负责判断,后续自然有其他人去负责劝说他们回国。
这天,哈维科恩的数论研讨班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
尽管如此,大家在讨论的间隙还是会时不时提到林燃,伦道夫不在场,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研讨班结束后,陈景润想着去周元燊的办公室聊两句。
周元燊此时是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的助理教授,但不代表他只做统计。
他在做概率统计之前可是在伊利诺大学跟a.h.taub教授从事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航空力学研究。
陈景润对他的这段经历很感兴趣,尤其来纽约见识过最新一代计算机后,更是认为这将成为应用数学未来的重要方向。
“德辉来了,来,坐,我去给你倒茶。”周元燊很热情,这个年代海外华人互帮互助再正常不过。
他能来阿美莉卡念书,是得益于杨忠道的推荐,能够跟着概率论大师约瑟夫杜博念博士,则是得益于陈省身的推荐。
陈省身推荐他去约瑟夫名下,和林燃把陈景润推荐给哈维凯恩类似。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元燊也很愿意给面前这位只比自己年轻一点的华人同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是林教授吗”陈景润看着对方办公桌上多份报纸上疑似林燃的照片和nasa的字样,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周元燊把装满茶水的马克杯递到陈景润面前:“来,这是我好不容易从大陆弄来的磨坪茶,我家乡的味道,你尝尝,如果你觉得好喝,待会我再给你提点回去。
你说这个啊,没错,就是林教授,他最近可了不得,闹了大新闻出来。”
周元燊说完把报纸递给陈景润,陈景润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数学研究,他在研讨班上隐约听大家提到过林教授,不过他也只听了个大概。
他连忙接过报纸看了起来,让他自己去买,陈景润还真有点舍不得。
看完后和这个时代的华人一样,陈景润也颇感振奋,“林教授真了不起!”
振奋情绪一闪而过,很快又为林燃给nasa工作而感到担忧。
周元燊则没有陈景润的担忧,也无法捕捉到对方的想法,他兴奋道:“是啊,林教授不愧是华人之光!
我记得当时白宫宣布他是航天事务特别助理之后,一些报纸冷嘲热讽,说肯尼迪总统给他这个职位是为了拉拢华裔,说是空有名头的虚职。
现在好了,林教授不但指着nasa的白人鼻子骂,他们不敢还嘴,甚至还能主导nasa的登月计划。
我前两天去参加华人商会的联谊活动,大家都对林教授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