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引入引力摄动模型,精确计算地球、月球及其他天体对探测器轨道的干扰。
这是我设计的新算法,模拟探测器在复杂引力场中的运动轨迹,确保着陆点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是我这段时间才做出来的发射角度提前预测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月球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计算出最优的发射时间和角度。
当然这需要对天体力学进行精确建模,确保探测器能以最小偏差进入月球轨道。
因为计算复杂,所以我从洛斯阿莫拉实验室抽调了一批最新的ib7090计算机过来。
用它来计算探测器的理想轨道。
钱柏林博士,你需要做的一方面是监督这些算法的执行和火箭、航天器的改造。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希望先锋探测器不仅仅是到月球,也不指望它能回来。
但我希望它能在月球上拍一张照片传回来。
目前的缓冲装置太脆弱,我希望它能加入多级减震结构,确保能够实现我的想法。”
单单是把先锋探测器送上月球,这也许能让习惯nasa失败的华盛顿满足,但无法让林燃满足。
苏俄的月球2号携带的设备只包括了磁力计、辐射探测器和微陨石探测器,用于测量月球周围的磁场、辐射水平和微陨石密度,不具备拍照能力。
月球2号也只是远远的拍了一张照片。
林燃希望先锋号能够在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拍一张照片。
钱柏林没说话,旁边的冯布莱恩皱眉,“这会增加重量,火箭承受不了。”
林燃说:“所以我们要对结构进行优化。把原本的材料换成轻质合金,增加多级减震装置。
最好能够对火箭燃料进行优化,提高它的推力。”
在林燃的指导下,nasa团队和来自通用航天的工程师们几乎一直在连轴转。
他们为先锋号探测器设计了全新的着陆系统。
卡纳维拉尔角的实验室昼夜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围绕着探测器忙碌,焊接声和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
林燃和冯布劳恩并肩站在测试台前,凝视着改造后的设备。
“这能行吗”冯布劳恩低声问道。
“一定能。”林燃语气坚定。
冯布莱恩接着说:“林教授,我想我们能够和平相处。”
林燃问:“以我理解的和平方式吗”
冯布莱恩先是迟疑,然后点头:“对。”
林燃知道自己对先锋号探测器的这次改造已经彻底折服冯布莱恩了。
尽管还没成功,但亲眼见证林燃是如何做的,冯布莱恩认为成功几率非常大。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不想再为整个nazi科学家而和对方顶着干。
先管好自己是第一要务,离开红石基地的亚瑟鲁道夫已经彻底找不着人了。
他们没人能联系到亚瑟鲁道夫。
其实还是林燃多虑了,有亚瑟鲁道夫的案例在前,白宫的意志在后,nasa没人敢再在这次先锋号探测器登月上捣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