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以为,恂亲王在青海的作为,虽造福百姓,可他手握兵权,又得民心,不得不防啊。”一位年迈的大臣忧心忡忡地进言。
胤禛尚未开口,另一位年轻的大臣便站了出来,反驳道:“大人此言差矣。恂亲王一心为朝廷,为百姓,他在青海整治土司,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皆是利国利民之举。怎能无端猜疑?”
一时间,朝堂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胤禛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却不动声色,待到大臣们争论稍歇,才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允禵乃朕的手足兄弟,他在青海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朕相信他对朝廷的忠心,且他的举措对青海的发展大有裨益。朕意,应全力支持他在青海的事务,诸位以为如何?”
大臣们见皇上这般表态,纷纷跪地应和:“皇上圣明。”
然而,朝堂之下,暗流涌动。一些与允礽交好的大臣,心中却另有盘算。他们深知允禵的崛起,对允礽的地位会产生影响,私下里开始商议对策。
“大人,如今允禵在青海得势,咱们王爷这边……”一位幕僚对一位朝中重臣说道。
那重臣冷哼一声:“哼,允禵不过是一时得意。咱们王爷有太上皇的信任,还怕他不成?只是,得想个法子,挫挫允禵的锐气,不能让他太过得意。”
而允礽在得知允禵在青海的情况后,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嫉妒允禵的风光,另一方面,又担心允禵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阿玛,如今允禵在青海如此得势,咱们该如何是好?”允礽的儿子弘皙忧心忡忡地问道。
允礽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皙儿,你且放心。允禵虽得意一时,但他毕竟远离京城。咱们在朝中经营多年,人脉广泛。阿玛自会想办法,让他知道,这朝堂之上,还轮不到他肆意妄为。”
此时,太上皇身边的三德子,正小心翼翼地为太上皇按摩着肩膀。太上皇闭目养神,突然开口:“三德子,你说,允禵在青海,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啊?”
三德子心中一惊,连忙回道:“太上皇,十四爷向来忠心耿耿,他在青海也是一心为了百姓,为了朝廷,断然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
太上皇微微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愿如此吧。允禵这孩子,朕是看着长大的,他的性子朕也了解。只是,这皇位之争,向来残酷,朕不得不防啊。”
三德子不敢多言,只能在一旁默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