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娘娘转过身,对皇帝说道:“皇上,臣妾以为,李大人所言,并非毫无道理。海禁之策,虽有其历史原因,但如今时过境迁,若仍固守成规,恐将贻误国家发展之大计。”
皇帝看着贤妃娘娘,
这时,兵部尚书又跳了出来,大声说道:“娘娘此言差矣!海禁乃国之根本,岂可儿戏?若开放海禁,海防空虚,倭寇来犯,谁来负责?!”
李明看着他,嘴角泛起一抹玩味的笑。
他突然提高了声音,目光直视着兵部尚书:“那么,依尚书大人之见,这海禁,是永远都不能解除了?”
兵部尚书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噎了一下,随后梗着脖子说道:“那是自然!祖宗之法不可变!”
李明冷笑一声,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他突然指着兵部尚书的鼻子说:“我看你不是怕倭寇,你是怕你那几艘走私的船没生意做了吧?”
李明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如同平地一声雷,炸得整个朝堂嗡嗡作响。
兵部尚书的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色,指着李明的手指哆哆嗦嗦,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你……血口喷人!”兵部尚书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李明却丝毫不为所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是不是血口喷人,尚书大人心里清楚。我听说,尚书大人家中,似乎有不少海外奇珍异宝,不知从何而来啊?”
“你……你这是诬陷!”兵部尚书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明呵呵一笑,不再理会他,转而面向皇帝,朗声说道:“皇上,海禁的弊端,臣已经说得够多了。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困苦,正是需要开源节流之时。海外贸易,利国利民,为何要将其拒之门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海防问题,臣以为,与其闭关锁国,不如加强海防建设。我们可以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配备先进的武器装备,巡视海疆,打击倭寇,保卫我们的海岸线。”
李明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不少原本犹豫不决的官员开始动摇。
他们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似乎都在重新思考海禁的利弊。
坐在一旁的胡宗宪,也对李明的见解暗自佩服。
他一直以来都对海禁政策持保留态度,认为其弊大于利。
如今听到李明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更是觉得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他忍不住点了点头,对李明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一切,都被兵部尚书看在眼里。
他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他狠狠地瞪了李明一眼,心中暗骂:“小兔崽子,你给我等着!”
李明感受到兵部尚书的目光,却只是淡淡一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已经彻底激怒了这些保守派大臣。
但他并不后悔。
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他必须站出来,挑战这些腐朽的观念,打破这些陈旧的枷锁。
“皇上,”李明再次开口,“臣建议,可以先选择几个沿海地区,进行试点开放。如果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事,容后再议。”
李明知道,这已经是皇帝最大的让步了。
他躬身行礼,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下朝后,胡宗宪走到李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李大人,好样的!你这番话,说得真是痛快!”
李明笑了笑,说道:“胡大人过奖了。我只是说了些实话而已。”
胡宗宪叹了口气,说道:“唉,这朝堂之上,说真话的人,太少了。”
李明点了点头,深有同感。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大地。
李明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风景,陷入了沉思。
果然,就在这时,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大人,”黑衣人低声说道,“有消息了。”
李明转过身,
“说。”
“走私集团的头目,已经开始行动了……”黑衣人压低了声音,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明。
李明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
“传令下去,准备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