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宁家村134
她们直接从计一舟手里拿货,又不费什么心思,顺带着一起就卖出去了,一趟下来挣得还不少呢。
像他们家平时吃个馒头摸上一点,在里边加一些菜,三块豆腐乳他们一家能吃一顿。
要是换成家里人少的人家,一块豆腐乳能搭着糊糊吃好几顿。
这怎么也比没滋没味儿的糊糊吃起来香。
计一舟想了想,厨房里面那些豆腐块连菌丝都还没长出来,等长出来裹上调料后还得放个七八天,这一趟下来怎么着都得十来天。
“那还真得等一段时间,估计最短也要十天吧。”计一舟说了个大概的数字,“到时候做好了我去给您说。”
许氏一听心里便有了底,尽管心里着急手上没东西卖会少挣一些钱,但是知道具体时间了也能有个盼头。
“好好好,那我可就回去等你消息了,”许氏说。
“你就放心吧。”
许氏走后,计一舟盯着茯苓看了一会儿,对这个小丫头挺满意。
起身回了一趟房间,拿了一盒子茯苓糕给她,“做得不错。”
茯苓是计一舟带回来的,在家里其实更加信服计一舟一点。
她赶紧起身,双手抓紧衣摆,双眼满是无措,“东家,您这是……”
计一舟笑得温和,把茯苓糕往她怀里一塞,坐下继续干活。
一边给板栗脱壳,一边说:“奖励你嘴严的,以后也要记得,这个院子里发生的事情都不允许往外讲。”
茯苓抱着茯苓糕,双眼泪汪汪,连忙跪下,“东家,我没有出去乱说的,姐姐都教过的我,我嘴巴很严的。”
“诶诶诶?”计一舟连忙抬手,“都说了不要动不动就跪,以后也记得保持就行。”
茯苓起身擦擦眼睛,“茯苓记住了。”
“行了干活吧。”计一舟说。
小宝看见计一舟给茯苓茯苓糕也没闹,她现在就正抓着一颗板栗啃得乐呵呢。
计一舟瞅她一眼,满是笑意。
从来不缺零食的小朋友就是这点好,不护食。
手上干活的速度没有停下,计一舟在心里算着今年收的辣椒大概还能做多少豆腐乳。
八亩地的辣椒,除了地里还剩下的一些新鲜辣椒,家里总共收了斤辣椒。
计一舟又额外把每种辣椒放了十斤新鲜的在空间里,预备着来年辣椒还没长成的时候吃。
剩下的斤辣椒晒干后缩水了很多,通常鲜辣椒的水分含量约为80%~90%,晒干后降至10%~15%,最后称下来只有2110斤。
这2110斤里面,计一舟又分别留了二十斤的完整干辣椒,一半收进了空间,另一半还在墙上挂着呢。
这1950的辣椒磨成粉后,又有八十斤被计一舟收了起来,以及除去最开始留下的十六七斤的辣椒种子,剩下的1853斤辣椒面就可以全部做成豆腐乳。
由于计一舟做豆腐乳的辣度不是按照放辣椒面的比例来决定,所以他只需要用正常量的辣椒面做豆腐乳就可以。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一百斤的豆腐乳差不多要用五斤辣椒面,那他现在手里的辣椒面,还可以做斤豆腐乳。
三万多斤,挺多的。
就这几个卖豆腐地一年内帮着卖三万多斤也够够了。
说不定他们附近这些村子还吃不下这么多,到时候辣椒面用不完呢。
如果想加大产量,搞成一个像香皂那样的生产线,现有的辣椒就不够。
就辣椒这一条就已经足够限制这一门生意了,至于销售渠道什么的都可以不用考虑。
就算有人可以跟他大量合作,他的辣椒也供应不上。
这是硬伤。
正想着,宁元昭带着筐也回了家,筐里好像还有些什么东西。
“三婶儿挖了一些阳火1,让我带了回来,村长还给了我两个磨头。”宁元昭汇报战况。
就一周抬起头,蹙眉,阳火他大概能猜到是什么,磨头是什么玩意?
“磨头?那是什么东西?”计一舟问。
宁元昭一愣,抱着筐给计一舟看了看里面的东西。
计一舟起身,扒拉着筐筐,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恍然大悟。
“魔芋2。”,计一舟一想到特跟宁元昭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有壁就想笑:“你们管这个叫磨头?”
他还寻思是石磨上什么零部件呢。
“嗯,因为这个要用石磨磨开,所以就叫作磨头,”宁元昭一脸认真地解释完,问:“你会做这个吗?”
“会!”计一舟说:“你先放……算了,你去把它磨出来,然后再过滤一点草木灰水。”
“嗯,好!”宁元昭接到任务,转身就走。
“等等,”计一舟叫住他:“算了,你先把这个头放在厨房,我等会儿做点泡菜,等泡菜出来了再处理这个头。”
“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