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就被传成了这个样子。
王家姑娘也解释过,还把后娘专门给她做的,套平时都舍不得穿的新衣服也穿了出去,结果还是没用。
人家都以为她是被欺负傻了,还帮着家里人说话呢。
解释不清的事就不解释了,反正他们家关起门来啥也不知道,日子是过给自己的,还能天天去跟村里人掰扯这些闲事不成?
宁元山双眼亮晶晶的,立马就坐不住了,“爹,娘,那……”
“你急什么?”许氏都看不下去了,“这么大一个人了,能不能稳重点,能不能学学你哥。”
宁元山他唯一的哥——稳重的宁元昭坐直身子看他一眼,“哪有直接上门提亲的,你不得先请媒人帮着牵线搭桥,先去问问人家家里是什么意思?”
宁大富悠悠地看向他,“你也知道啊。”
“……”宁元昭不说话,端起水碗继续喝。
“那就这么着,先去找媒人带上你的生辰八字上她家里去问问情况。”宁大富说。
如果八字相合,女方家庭才会同意进一步接触,如果八字不合,提亲流程可能终止。
但这种事也不是一定的,万一女方家很满意男方,八字总会合在一起的。
或许是王家姑娘确实不好再继续留在家里了,反正最后媒人上门的结果挺好。
宁元山三五天就会去王家庄卖豆腐,王家那边自然也是清楚这人长什么样。
再稍微一打听就没什么不好的,收了纳彩礼之后,宁元山掏出自己存起来的私房钱买了许多东西加到聘礼里头,和着十两银子一起送了过去。
这十两银子是宁大富早早就给他们兄弟几个攒起来的,三兄弟每人一份,宁元昭的那份过年的时候当作红包给了计一舟。
宁元山本来还想把自己的钱加上去,让王家姑娘风风光光地嫁过来。
但王家说都是村里人,给的聘礼太多了太打眼,让宁元山自己把钱留着,以后小两口好好过日子。
宁元山想着自己还能挣,现在卖豆腐和豆腐乳挣的钱还算可以,成婚前不好委屈了人家姑娘,就换成了两箱聘礼。
十两银子的聘礼已经是非常重的礼了,平常人家差不多就是二两银子,五两都算是多的了。
定亲那天,宁大富带着宁元昭前往女方家,两家人正式签订婚书以及交换了信物。
按理说这种时候应该要找一些家庭美满的人过去做代表,宁元昭父母都不在了是不行的。
可谁让他是这附近唯一一个秀才呢,带出去有面儿。
两家算了日子,定在九月初九成婚,这下宁元山可算是心满意足,整天乐乐呵呵地跟个傻子似的。
宁家忙活宁元山的婚事差不多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等正式定下都快到二月份了。
到了这个时候,村里人就要开始忙活起来了。
今年他们每家每户还多了五亩地,下地的时间比以往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