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元山北计一舟说的脸皮倏地红了,结结巴巴的不敢看两人,“那,那我先走了哥。”
计一舟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哈哈大笑,“这么纯情?”
宁元昭出去关了院子门,回来时笑得浪荡,“好了,你逗他做什么,咱们可以休息了。”
……
第二天大家都起得很早,天还没亮,两人就去了宁大富家里。
这里的正席是在下午,早上就是一些过来帮忙的人先过来准备着。
他们迎亲的起一大早也没多少事儿,但要等着主家开了席,所有帮忙的一起吃顿早饭,然后开始有各种仪式。
计一舟也不懂,之前也没结过婚,来这边跟宁元昭两人又是偷偷摸摸的,没有这么多复杂的东西。
反正有人带着他们,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祭祖开始,每一个流程都有一个吉时,必须按照那个时间点做才行,早一点晚一点都不可以。
他们这些跟着去迎亲的人也要根据八字,麻烦得很。
昨晚上睡得有些晚了,早上起来的又太早,计一舟还晕晕乎乎的,被宁元昭带着指哪儿打哪儿。
一直忙活到快吃午饭的时候,迎亲的队伍才出发。
队伍里有八个壮汉抬着花轿,锣鼓敲得震天响,鞭炮声此起彼伏。
这要是换作之前,迎亲队伍里肯定有许多孩子跟着疯跑,但现在这些疯跑的主力军全都老老实实在学堂坐着,苦哈哈地听着外边的动静无法离开。
到了王家,女方家的亲戚早已在门口等候。
现在还不到接走新娘的这一步,迎亲队伍得在这边吃一顿饭才能接了新娘出发。
这顿饭叫作上门饭,意思就是女婿上门来要接闺女走了,走之前在家里吃一顿饭,让大家伙认认姑爷的长相。
王家的情况跟两年前的宁家差不多,桌上的饭菜说不上有多豪华,但该有的荤腥一点也没少。
饿了一早上的计一舟恨不得抱着盘子啃,但又被宁元昭拉着时时刻刻要注意礼节,一顿饭吃得跟没吃没什么区别。
宁元昭作为宁元山唯一的哥,也是迎亲的主事人,先是恭敬地向女方家长行礼,然后抬上上聘礼。
王柱子接过聘礼,笑中带泪:“你们家真是有心了。”
宁元昭温和有礼,笑着回应:“这是应该的,元山能娶到您家的闺女,是我们宁家的福气。”
按照习俗,新娘子要家中兄弟背出来,王家孩子不多,王春玉下边就只有继母生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现在都还没多大。
宁元山满脸红光,站在门口发了一圈喜糖后,让王春玉的小弟把人扶到了门边,他自己把媳妇背上的花轿。
宁元山来娶亲的架势算得上隆重,往常没见过结婚有这么多人来迎亲的,还抬着轿子呢。
之前有辆牛车都算得上是大方人家了。
回村的路上,有王家庄的小孩子拦路,宁元昭他们就把准备好的喜钱跟喜糖拿出来往路两边撒。
回了宁家村,接新娘子进了门,他们这几个迎亲的伙计才放松下来。
两人累得不行,吃了下午的喜宴之后又帮着宁元山挡了一会儿酒,等计一舟都没逃过喝了一杯之后,众人才放过他们。
宁元昭脸有些红,意识还清醒着,见计一舟开始人畜不分了,跟许氏说了一声就先回去了。
后边都是宁元山的事儿了,他们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