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葛洛利亚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略显讽刺的笑出声。
“说来就来的‘哈大波’,酸雨,荒凉的植被,漫天的黄沙,加上一群杀人不长眼的暴徒,恶土当然可以称得上废土,也完全可以满足比赛条件。”
废土狂飙汽车拉力赛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9届,参赛者基本都是雷菲尔德、索顿、古德拉、威尔·福特、大众、马希尔这种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当然,他们背后也都各有军用科技,荒坂,乃至康陶与俄联邦的高加索重工的影子。
这主要是因为废土狂飙汽车拉力赛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足以影响每个赢得赛事的公司的股价走势,以及接下来的市场占有量。
至于一场算得上小众的赛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赛车类比赛准入门槛通常很高),这都得归功于FIA的传奇cdo(开发总监)弗朗索瓦上任后的逆天操作。
往日的拉力赛,顶多玩一下穿雪山,过草地,淌泥沼之类的项目,了不起玩个五连发卡弯,巴音布鲁克,就算是长途奔袭拉力,也算是检验车手与赛车在各种极端条件下运行情况了。
但是天才的弗朗索瓦觉得这种赛事太过中庸,一点都不极端,没有爆点与任何吸引眼球的地方,于是他上任后亲自操刀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
至于改革的依据,这位大聪明只遵循一点——吸引眼球!
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雪山,草地,算什么极端环境,上火山,高原,赛道两边非得都是要命岩浆,悬崖不可,什么大雾天,冰雹雨雪,沙尘酸雨,通通不避,反而要迎难而上。
乃至于发展到现在,比赛会专门寻找找恶劣天气时间点作为比赛时间,完全贯彻如果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届拉力赛是在亚洲东南部的伊朗与伊拉克交界处举行的,那里曾经爆发过一场惨烈核战争,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漫天黄沙与恐怖的核辐射四处乱飞。
大家闷头只跑比赛没爆点?
聪明头弗朗索瓦大笔一挥,当场允许参赛车辆之间可以相互撞击,但是不允许使用任何热武器。
于是参赛的厂商们只能挠破头在如何保证自家车子速度与极端环境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如何增强车辆的安全防护性能性。
当然,还有攻击性。
赛车手捂得严严实实,全程不露脸怎么能行,改,必须改!
选手必须得是身材火辣,长相俊美的男女组合(车手、领航者,性别不限,但是必须各是一男一女),整个比赛过程不光要展示参展车辆,还要充分展示车手的风采。
为了达到更好的比赛观赏效果,弗朗索瓦破天荒的说服了FIA的委员会,将原本不允许使用义体的比赛规定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同时狠狠加量。
现在比赛不光鼓励车手使用义体,还将一并禁用的兴奋剂,激素类药物放开限制。
如此一来,原本就惊险刺激比赛算是将速度与激情彻底推到了顶峰。
就问这样的比赛,你想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