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袜子厂这边,机器也即将到位,一场乡村创业的热潮,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正蓄势待发。
终于,机器运到了村子。
十几台崭新的织袜机被小心翼翼地从车上卸下,放置在袜子厂的厂房里。
看着这些陌生又充满希望的机器,大家的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时颜熙请来了机械厂的师傅,专门给大家培训如何操作织袜机。
师傅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从机器的启动、调试,到如何穿线、编织袜子,都一一示范。
知青们和村里的妇女们围在机器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师傅的操作,不时有人提出问题。
“师傅,这个线老是打结,该咋办呀?”一位村里的大嫂问道。
“大嫂,你看,线要这样理顺,不能有缠绕,这样就不容易打结了。”师傅耐心地解答着。
新知青们学得格外认真,她们拿着小本子,把师傅讲的要点都一一记录下来。
马尾辫姑娘更是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机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觉得这机器虽然复杂,但只要多练习,肯定能学会。”她信心满满地说道。
经过几天的培训,大家逐渐掌握了织袜机的操作技巧。袜子厂正式开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在开工前一天,白天山召集了所有参与袜子厂工作的人,开了个动员大会。
“乡亲们,知青们,咱们盼星星盼月亮,这袜子厂终于要开工了。
这是咱们村的大事,也是咱们增收致富的好机会。
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把袜子做好,争取打出咱们村的名气!”白天山激动地说道。
“好!”大家齐声回应,声音响彻整个厂房。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崭新的织袜机上。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袜子厂正式开工了。
姑娘们和大嫂们坐在机器前,熟练地操作着,一双双袜子在她们的手中逐渐成型。
七月的阳光依旧炽热,但厂房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新知青们和村里的乡亲们紧密合作,在这个小小的袜子厂里,开启了他们共同的奋斗之旅,而这个炎热的夏天,也因为袜子厂的开工,变得更加意义非凡。
时颜熙三天前就拉回来来一批棉线,还有一批今天到。
中午,时颜熙和大舅舅去县城拉棉线,这些都是李建国帮忙弄来的,刚装完车就看见箱子里两个男人和一个婆子在打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女人身边还有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女孩在哭。
时颜熙没有管,可白天山却冲了过去,“你们干啥,大丫,他们为啥打你?”
一个脸色黝黑的男人一下就朝白天山推了过去,白天山根本没想到他会推他,一下就被他推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