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坑里的水也在不断外溢,人们自发地在地上开凿沟渠,将多余的水引入城外的护城河,又从护城河引到城外的灌溉沟渠。
从那以后,燕州这座边关之城,因这一汪清泉,逐渐变得温润富饶,宛如塞北的江南。
燕州后来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瑞王离开后,如观世音菩萨般从塞外而来。菩萨手持净瓶,每走一步,脚下便生出一朵圣洁的莲花。菩萨在爆炸的中心打坐,而打坐之处,涌出一片神奇的泉眼。燕州人喝了这泉水,所有病痛皆不治而愈。
而就在二皇子赶往幽州之时,新州城北一百里之外,刚刚结束一场惨烈的战争。此地乃是五皇子前往新州的必经之路,毫无防备的五皇子大军,在此遭遇了兀赤精心部署的五万全副武装的重火器营的突然袭击。
这是兀赤首次摒弃冷兵器,全部采用新式火器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他心中满怀期待,迫切想要尝试一下,这些新式火器究竟能爆发出多大的威力。
之所以称之为重火器营,是因为随营配备了流星火炮。
不得不说,兀赤无愧于北夷百年难遇的战争奇才。他受到七皇子炸燕州城的启发,竟别出心裁地让人将流星火炮改造成拳头大小。
同时,他还对抛石车进行了巧妙改造,使其变得小巧玲珑,能够拆解成几块,便于在马背上驮运。抵达作战地点后,经过简单的拼装,便可迅速投入使用。
改造后的抛石车,能够将拳头大小的流星火炮投掷到两千步开外,在五十米之内形成强大的杀伤力,威力着实惊人。
可怜的五皇子,再次不幸地成为新式武器的试验对象。他所率领的五万兵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猛烈狙击下,瞬间陷入绝境。
经此一战,五万大军仅剩三万余人。他手中原本引以为傲的两万火器营,在这些小型流星火炮面前,竟毫无施展之地。
不仅新式火器的有效射距远超他们,其恐怖的杀伤力更是令人胆寒,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十几甚至几十人的伤亡。
就在五皇子的军队即将全军覆没之际,幸亏七皇子率领援军火速赶来,才让五皇子得以解围。
在武器改造方面,七皇子和兀赤可谓棋逢对手,一时瑜亮。若说七皇子是火炮的发明者,那兀赤无疑是火炮的卓越升级者。
二人在这场战争中,竟如同在进行一场武器的较量与创新,边打仗边对武器进行升级改造。他们所创造的这些武器,成为了后世人类战争火器时代的先驱。
然而,这场战争过后,当今皇上或许是出于对这些热武器巨大杀伤力的恐惧,又或许觉得其过于惨无人道,竟在灭夷战争结束后,只让史官留下这些火器的制作资料和少量样品,其余的火器竟全部销毁。
从此,这些热武器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后来,一些皇家资料偶然被发现,它们才重新流传于世,并再次应用到战争之中。
而兀赤的后裔,经过千年的辗转迁徙,最终在遥远的欧洲将火器发扬光大。但也正因如此,给中国近代带来了百年耻辱,这一切,如今已为国人所熟知。彼时,中西方的火器发展,已然拉开了好几代的差距。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拉回到这场战争。七皇子凭借自己的两万新式火器营和几千流星火炮,暂时压制住了兀赤这支纯重火器营的疯狂进攻。
在七皇子的全力掩护下,五皇子所部才得以艰难地与庆王所部会合。而七皇子也在这场激战中损失了一万人马,大部分流星火炮也消耗殆尽。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仗让他见识到了兀赤改良武器的精妙之处。回到幽州后,七皇子立刻组织工匠,对兀赤的武器进行研究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