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的内忧外患问题,如果不从根源解决。
帮得了一次,却不能永久消除祸患。
永康帝让江澄和江潇来谈判,希望江易能答应。
既可以削弱汉国实力,又能解决大梁境内各地民乱。
江易跟刘峥他们商议出了应对之策,可以借钱粮给大梁,条件就是要离汉国边境最近的五个州。
如果江澄做不了主,那就派人回去告诉永康帝。
他们来长安的时候,永康帝就说过了。最多只能给十个州,尽可能多要一点钱粮。
最好让江易派兵前往大梁境内镇压民乱,把矛盾转移到汉国。
“我们父皇答应给你十个州,你要给大梁三千万两,粮食三百万石,并且出兵剿灭那些造反之人。”
“我只能给你们两千万两,二百万担粮食。并派五万大军前去剿灭,为期一年。”
这是江易只能给这些,再多要也不会给了。
这也是跟刘峥他们商议决定的,提升汉军的作战经验,并收集大梁一些州县的情报。
如果大量地方军和官员敢耍手段算计汉军,那就要承受来自江易的怒火。
而且以后别想求他帮忙,决定派唐阙、刘狄、赵虎率军出征。
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最充足的物资补给。
“还请大王尽快派兵前去剿灭那些造反之人,我们父皇会派人接应你们的。”
不仅江澄着急,永康帝也着急,各地起义的人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
“还请大王尽快出兵,不然,大梁就有亡国之危。”江潇也很着急。
“我知道你们急,这段时间天很冷,雪又大。大军出征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些军用物资运送不便。”
大梁那边又不会提供物资,寒冬腊月的,大军不宜出征。”
最迟也要等到三月,天气稍微暖一点。
“我们大王要为将士考虑,难道大梁连三个多月都坚持不住。春季和秋季是最佳作战季节,这是基本常识。”刘峥解释道。
其实冬天也可以行军作战,前提是物资保障充足。
夏天是最不适宜作战的,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春季和秋季作战。
“等过几天晴了,天稍微暖一点,你们把钱粮运回大梁。”
双方签订了协议,钱粮也给了,也不怕永康帝赖账。
若真敢这么做,明年春季,江易会派兵去收。
如此一来,大梁的信誉度会直线下降。
下次就别想来求江毅帮忙,所以他们要考虑清楚要不要这么做。
“我只能派人把钱粮送到两国交界处,剩下的就得你们负责运送。若是中途丢了,我们可不负责。”
汉军押送钱粮前往目的地,那需要一些成本,大梁朝廷不会承担这些。
汉国也不能吃这个亏,而且运输途中有可能会被一些势力抢夺。
“我们父皇会派兵在边境接应,也希望你早点派兵帮忙镇压那些乱民。”
江澄也担心大梁亡国,大梁没了。他们这些贵族会遭到清算,享受的一些特权也就没了。
“等明年三月,我会派兵过去的。你们回去告诉永康帝,一定要保证当地官府和世家不会针对我军将士。”
“过两天我们就要离开长安,会把你所说的转告父皇。”
江易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汉军到大良境内作战,可能会受到当地势力刁难。
甚至会导致汉军惨遭失败,也会让江易极其愤怒。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惹怒江易。有他和汉国存在,大梁才能保全。
至于国内的问题,会有机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