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跟踪你的成长,我们还要建立一个三维成长追踪系统。”大师接着说,“在英语方面,你可以注册剑桥商务英语考试,这能给你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每天在italki上完成15分钟的对话练习,提高你的口语表达能力。”
“赚钱方面,开设一个‘100小时实验账户’。每投入1小时,就记录下产出比。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赚钱这件事上的努力和成果,也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提高效率。”
“健身呢,使用who推荐的GpA跟踪法,也就是每天累计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你可以把运动分散到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比如早上跑步20分钟,中午饭后散步30分钟,晚上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大师详细地解释着。
我不禁有些担心,“大师,这么多任务,我能完成吗?感觉好难啊。”
大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年轻人,不要害怕困难。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会越来越轻松。而且,我们还有防反弹机制。”
“设立‘弹性缓冲区’,每周保留3小时的自由时间,用来应对你突发的玩游戏渴望。当你实在忍不住想玩游戏的时候,就可以在这3小时内玩一会儿,这样可以避免你因为过度压抑而彻底放弃。”大师说道,“创建‘成就博物馆’,每天记录3件小成就,不管事情多小都可以。比如今天你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或者成功克制住了玩游戏的冲动。每月把这些成就生成一个可视化报告,看着自己一个月下来的成就,你会更有动力继续前进。”
“建立‘成长董事会’也很关键。邀请3位监督人,其中建议包含1位专业人士。当你遇到困难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帮助和鼓励,监督你继续坚持下去。”大师语重心长地说。
“最后,还有神经可塑性训练。”大师继续说道,“清晨进行10分钟的‘目标可视化冥想’。在冥想的时候,你要专注地想象自己成功戒掉游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过上了理想生活的画面。这样可以强化你的目标意识,让你更有动力去努力。”
“午间执行‘5-5-5应急训练’。当你突然渴望玩游戏的时候,先做5次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进行5分钟的快走,转移注意力;最后写下5个已完成的目标,提醒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
“夜间进行‘认知重评写作’。用成长型思维重述当日遇到的挫折,把挫折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失败。比如今天学习遇到了困难,不要觉得自己不行,而是思考从这次困难中学到了什么,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大师耐心地讲解着。
我听得入了神,心中充满了对大师的敬佩。“大师,您说得太有道理了。可是,我从哪里开始入手呢?感觉这么多事情,不知道先做哪一件。”
大师思考了一下,说:“建议你先从搭建知识管理系统开始。用结构化策略替代单纯靠意志力的克制,这样会更有效。在前两周,重点是建立新习惯的神经通路,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游戏戒断缓冲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搭建上。到第三周,再开始引入成果追踪,按照三维成长追踪系统来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成长。”
“还有,记得要保留每月1次的系统优化日。在这一天,你要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策略。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大脑回路,这需要策略性的重复,而不是完美的坚持。所以,不要因为偶尔的失败就灰心丧气,只要坚持下去,不断调整,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师鼓励道。
我站起身来,向大师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师,太感谢您了。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去做,努力改变自己。”
大师微笑着点点头,“去吧,年轻人。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