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得知,之前在京城,王骥竟配合王振这个阉宦,以举荐之名,行阴诡之事。
王振与父亲的恩怨,于康不信王骥不知。
王振让他向朱祁镇举荐于康随军征麓川,安的是什么心,王骥真的不知?
于康这次出京,就是得知此事后,想躲一躲。
但前些日子,柳媚儿来信,于康前脚刚离京,宫中就有旨意,升了于康的官。
旨意当面宣读不成,但内容却早已不是秘密。虽没有明旨于康随军出征麓川,但于康心知,此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
如今那道手谕,被暂时压在司礼监,只等于康回京。
随大军出征麓川,历史上这次出征,大败思任。看着像是个赚取军功的好机会。
可柳媚儿那封信中,还附了另一个消息。
那个被于康坑进诏狱的曹斌,其叔父正是征讨麓川的监军,大太监曹吉祥。
曹吉祥啊!
王振将于康弄进征讨大军,其用心早已昭然若揭。
古来将军难免阵前亡,更何况于康这样一个小人物?
难怪王振一直向朱祁镇给他讨要封赏,他自忖父亲和自己都将王振得罪的不轻,虽说杨阁老已经和王振做了交换,父亲于谦不日即将出狱。
王振一干党羽也能保全性命。
此事已然看似揭过,但他们的阴私之事,已然瞒不住了。
和瓦剌的蝇营狗苟,也暴露在阳光之下,此后一段时间,为了避嫌,再不敢做的像之前那般明显。
依着王振睚眦必报的性子,这次于康随大军出征。若说不会借机弄死于康,怕是鬼都不信。
或许,这次曹吉祥便是那个执刀之人。
甚至都不应王振特意吩咐,光就是他和曹斌之间的恩怨,曹吉祥也不会放过他。
而能让王振做成此杀局,无论王骥知不知情,他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于康脑海中瞬间理清这些细枝末节。
再看王祥,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王兄,怎么会是你带兵来援?还来得这么快。”
王祥道:“我本在附近州城催发粮草,前两日突然接到父亲传书,让我即刻带领麾下骑兵,轻装出发,来此地营救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这一路,我马不停蹄,这才将将赶到。朝廷派的大队人马,快些今晚便到,慢些,最迟明早也能到。”
“幸亏王兄来得及时,若非王兄提前,等到大队人马到来,怕是只能给我们收尸了。”
王祥知道于康等人陷入危险境地,也知道于康所言不假,心中庆幸自己赶上了。不然,回去京城后,父亲肯定要罚他。
说起这些,王祥突然想起王山、贺喜,继而想到挟持王山的胡刚。
于是忙问道:“于兄可有一个名唤胡刚的下人?”
于康一听,忙问:“王兄如何知道他?他现在人在哪里?可还安全?”
王祥见于康如此激动、急迫,也不隐瞒:“就是他向我报信,我才知道镇子中的境况,只是他……”
“他怎么了?”于康脸色一变。
胡刚去报信,是于康吩咐老黄让他去的,王祥只说了半句,于康还以为胡刚出了什么意外。
他深知,若真出了意外,绝对和王山、贺喜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