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个警卫排,则是与挂羊头卖狗肉的警卫连不同。
它是真正意义上保护独立团团部的警卫力量,毕竟现在独立团团部内的干部也不少,对比别的团来说,确实显得臃肿许多。
远超正常编制的部队人数,再加上远超各部队的武器装备数量,这就造就了独立团超强的攻击力。
或许,独立团这种武器装备在红色毛熊和三德子的战场上这是非常普通的水平,但是在中国战场上,那便足够强悍了。
和第一一五师政委分别之后,独立团的兵力也分成了三个部分,不然独立团那庞大的兵力太容易引起鬼子的注意了。
其中,一营和独立团团部组成了主力部队,二营、三营各自带着部队在主力附近伺机而动,同时,每支部队都有两部电台,随时确保能够互相联系。
1941年的9月15日,在大田庄乡战斗的十天之后,鬼子稳扎稳打的包围圈终于出现了一些突出部。
在沂蒙山区东南地区,鬼子独立混成独立混成第6旅团独立步兵第23大队因为大队长不想晚上在野外露宿,所以提前了一点脚步,比其他人的进度快了五公里,进了崔峪家镇的据点内进行休整。
这便给了八路军一个机会。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处于外围的的第一一五师代师长立即看出了鬼子独立步兵第23大队这个冒失的寸进。
于是他一边向独立团发报,一边命令第一一五师湖西军区的两个团,进攻崔峪家镇东南方向18公里处的水沂县。
这是明面上的部队,代师长还让另外一个团,攻击水沂县以西的黄辅山镇据点。
这里是沂蒙山区外围。
而且,水沂县的鬼子驻军原本是一个中队,但是因为被抽调的缘故,现在仅剩下了一个小队的兵力。
本来一个小队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按照鬼子的计划,他们这次执行的治安肃正任务,计划是将整个沂蒙山区的鬼子围困在沂蒙山区内,然后自己缩小包围圈。
这里现在周围都有不少的部队,像是独立混成第6旅团独立步兵第22大队按照计划,就在水沂县外十公里处,着实没必要再增加兵力防守。
除了水沂县之外,黄辅山镇的鬼子据点里也一样。
原本应该有鬼子一个中队驻守的黄辅山镇大据点,现在仅仅是剩下了一个小队的兵力驻守。
水沂县县城虽然有城墙保护,而且还有伪军一个连的兵力。
但是最,正如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样,水沂县县城能够挡住外面的八路军,可挡不住想要投降的伪军。
当天晚上,水沂县县城城门被打开,教导第四旅挑选出的两个连,三百来人的精锐部队进入城内之后,突袭并围歼了城内的鬼子,光复了水沂县县城。
而黄辅山镇据点则是麻烦了一些,这里除了一个小队的鬼子之外,还有一个排的伪军。
这支伪军部队虽然抵抗意志并不强烈,但是据点很小,他们被鬼子逼迫着同八路军作战,没了退路,倒是给八路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当然,也仅仅是麻烦而已,眼见强攻受挫,进攻部队索性暂时停止了进攻,他们在等一样武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
五六式火箭筒确实是一线部队攻击据点的碉堡炮楼的好武器,但是,不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五六式火箭筒射程太短的事实。
而黄辅山镇据点却又是鬼子专门加强的。
因为这里是沂蒙山区这个方向上的出口,虽然不能算是唯一的缺口,但周边有不少镇子乃至县城都需要经过这里进出沂蒙山区,所以理所当然地被鬼子加强了防御力量。
当然,这里指的防御力量的加强并不是指兵力,而是指外围的设施。
比如,比一般的据点铁丝网更密集,更靠外;比一般的据点有了更多的壕沟和陷阱等等。
鬼子抽调这里的兵力,并不是不重视这里的据点,相反的,将独立步兵第22大队布置在这里,就是对这里的看重。
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八路军在这里的强大,更没有想到这名鬼子大队长会因为想要去更好的地方休整的原因,将原本一天半才走完的路程,一天就走完了。
不然,按照预估,鬼子也只会在黄辅山镇以西三四公里的位置上驻扎,这个距离,回防也就跟现在不一样了。
而随着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的抵达,在经过了一轮校射之后,三枚火箭弹在夜空中拖着醒目的光亮,朝着据点飞去。
轰轰轰~
随着三声响声响起,据点主楼和东侧外围围墙被轰塌。
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响起,黄辅山镇据点在冲锋号声中沦陷。
“水沂县县城已经光复,黄辅山镇据点被我们摧毁。好,干得漂亮。
张大彪,现在前面的活人家都已经帮我们干完了,命令一营,务必尽快歼灭崔峪家镇据点内的鬼子。”
独立步兵第23大队的任务是,经由水沂县公路一路前往蒙月县。
但是,独立步兵第23大队并不是一股脑地都朝着这条公路走,而是会分成两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顺着公路走,一部分顺着山路走。两者之间近乎平行,距离大约是五公里左右,会在进入沂蒙山区四十公里之后汇合。
原本这中间还有一些小路可以连通两条路线,但显然已经做好围歼这支部队的八路军是不会让独立步兵第22大队的另外两个中队和他汇合的。
所以,现在在独立步兵第23大队大队部旁边的,只有两个步兵中队,半个机枪中队和一个迫击炮小队。
原本独立步兵第23大队应该是配属四个独立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步兵炮小队的。
但是,这次进入沂蒙山区,即便是所谓的公路,实际上也是宽一点的土路而已。
因此,特意将步兵炮小队换成了携带4门迫击炮的迫击炮小队,更适合进入沂蒙山区执行‘扫荡’的任务。
两个步兵中队,半个机枪中队和一个迫击炮小队,加起来总共才四百人出头的部队。
而独立团,则是派出了独立团一营和独立团警卫连、炮兵连前往攻击。
以这种近乎狮子搏兔的谨慎态度来面对接下来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