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的单价再算上配套的技术人员支持,这价位已经非常接近周正想要达成的目标。
但光是这样还是不够,周正还有最后一张底牌没有打出,还能再把价格往下杀上一把。
“再加10具不死鸟C型导引头,100万美元单价,如何?将军。”
“......”
直接把价格从300万砍到100万,一刀砍下去三分之二确实够狠,但一并抛出的这条件却又实在是让人无法直接拒绝。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的穆萨拉赫中将也自知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你开条件我反问”的话语随即张口就来。
“何时能供货?”
“立刻,将军。这是配套服务的一环,只要我们条件谈妥,导引头部件会随首批无人机升级设备一起交付。就和上次交付给贵方的那批货一样,性能上分毫不差,绝对能让贵方满意。”
“......”
200万美元的杀价看似挺狠,但你伊朗人真要拿这200万美元去找着买导引头。
那不好意思,别说200万美元,你翻10倍2000万美元都是有价无市,拿着票子都买不到。
自己造又造不出来,买只有我这一家之选。
周正觉得一架砍掉200万美元已经够意思了,这还是看在以后还有长期生意可做的份上。
真要来个狠人,一分钱不给你掏、张口直接白嫖都不是不可能。欺负的就是你除了我这地儿没别的途径买,而且还稀缺的不行。
穆萨拉赫中将本想着拿卖掉这些老鬼怪换来的钱“补贴家用”,给新的苏35机队维护保障和使用成本做启动资金,能添点多少是多少、毕竟勤俭持家过日子。
但眼下看这架势,自己这计划怕是得变一变了。
上次那批导引头搓出来的50枚“引领者-20”远程空空导弹,看起来数量不少,但实际分摊到F-14A机队上还远远不够。
就算是按照每架F-14A,只在机腹重挂点上携带4枚导弹的挂载方案去分,如此配置方案算下来也不过只能满足12架的战机武装所需。
而伊朗空军里现在还能飞、有战斗力的F-14A,显然远远不止这个数,翻个倍都不止要来的多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穆萨拉赫中将起初很在意谢里宁先生,还能不能供应更多导引头的原因。
按照伊朗人自己的设想,再不济也得把目前所有还有战斗力的F-14A全面武装起来再说,至少保证每架战机都有一轮高强度空战的可用导弹打。
现在俄国人跟挤牙膏似的又抛出了导引头供应,可惜只有区区10个的量。
按照穆萨拉赫中将自己的理解,俄国人手里的余量肯定不止这些,但若是不给够俄国人利益的话,想把这些导引头掏出来只怕是异想天开。
面前这俄国人的大官看起来和实际接触中,虽然好说话、重实际了一点。
但穆萨拉赫中将仍没忘记其是俄国人这一点,更没忘记自己此前跟俄国人各种扯皮扯到天荒地老、自己都烦了的往昔岁月。
谈话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深知不付出点代价是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确实有犹豫但也很快做出了决定的穆萨拉赫中将随即再次开口。
“如果我说这批退役战机可以免费,但希望贵方将导引头的供应量提升至至少15套,您意下如何?”
原本还想说20套的穆萨拉赫中将估摸着说了也是白扯,俄国人这大官能答应才叫活见鬼。
与其漫天要价还不如切合实际一点,只要这15套的量能答应下来那就算大好事一件。
也不是周正不想省钱,只是“物以稀为贵”之下,还远没必要把这么值钱的物件,折在这最后区区100万美元的小钱上。
留着这批限量供应的导引头,以后拿来谈更大更好的条件,总比眼下在这100万的小钱上扯皮要强。
“可以的话我是想答应下来,将军。”
“但您也知道,这批导引头也并非我们俄联邦原产,而是通过某种特殊渠道获得的。不止是获取难度大,而且数量上也非常稀少、极其难以获得。”
“我们会谨记贵方的需求,尽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这是我们的宗旨之一。但总得给我们一些时间,或长或短但至少不是眼下现在,您应当是能够理解的。”
“......”
就知道这绝非易事的穆萨拉赫中将还不愿放弃,稍加思考后再次加码升级,进一步开出了额外条件。
“如果我说对驻叙俄军供应的这批弹药也免费呢?这是否会起到一些变化,谢里宁先生。”
望着穆萨拉赫中将捏在手里的那份弹药供应清单,既没思考、更未犹豫的周正直截了当地回道。
“我们非常非常理解贵方在导引头需求问题上的急迫性,将军。但也希望您能够理解,这真的不是价格上的问题,与钱多钱少无关,而是基于物质条件上的限制而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是我想要重点强调的核心意思。”
“......”
且不说穆萨拉赫中将这边咋想,周正自己心里已经在多少有点无奈地苦笑。
可能伊朗人觉得自己开出来的条件够大力的了,老旧战机和基础弹药供应的钱都不要了,只要导引头数量足够就行,但这对周正来说实际上没啥用。
你免的单又不是我周正的单,手头不差钱的俄国人完全不在乎这么点买弹药的钱。
重要的是要能立刻快速供应,自己只要把这茬谈下来就行,多的不用再去想、点到为止即可。
周正也不想再去跟俄国人扯皮什么“你把伊朗人给你免了单的钱结算给我”这种破事。
本来把快速供应问题谈下来了是件好事,到时候伸手去要钱可能又会成坏事,谈钱伤感情嘛。
何况这还是不熟悉的情况下和俄军的第一次接触,总不能事事指望着老牙和他老板替自己去跑腿说话,人情也是有代价的,稳妥起见还是保守点为妙。
耍点“饥饿营销”的手段,把导引头留到以后有大用的时候继续拿出来显摆要价,需要时间配货的理由都是现成的,何乐而不为呢?
各自的脑袋里都在想着各自事,明明只有一手之隔距离,分坐左右两张单人沙发上的周正与穆萨拉赫中将,此时此刻却又都是颇为默契地一言不发、深思熟虑。
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该主动点的穆萨拉赫中将率先打破了沉寂。
“既然如此恐怕也只能这样了,谢里宁先生。”
“我们愿意接受贵方的提议,但是价格上希望是150万美元的单价而非100万美元。这毕竟是一批立刻就能投入使用的现役战机,不需要等待生产也不需要停飞大修,是有其真正的价值所在的,您看如何?”
“......”
我说100你说150,无形中又被抬了一手价格的周正也不肯放弃,转念一想后立刻再一次开口。
“125万,加大无人机光电设备的首批供应量,上调10%。但也请贵方确保升级无人机的供应量对应上涨,就跟我们之前说好的一样。”
“......”
穆萨拉赫中将觉得自己不久前才对这俄国人大官下的判断、打上的标签,可能有点误差,得变动一下。
这俄国人大官的好说话,仅局限于那些他不是那么感兴趣的话题上。
真到了关键时刻比如现在,这杀价扯皮的手段比起自己过去所见识到的其他俄国人,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也好在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空口杀价,而是有对应的回报条件,这起码说明对方还是有一定的诚意、还想务实地去谈。
一番思索后觉得就这25万美元的差价,再去杀几个来回也没啥意思,况且暗自一盘算发现己方这也不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