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这种把根本不算人的“肉人”驱赶在前面,来试探敌军布防并尝试找出弱点的战术,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最后一步。
也就是前面两波乃至更多试探,都没有遭到打击或是打击力度不强烈,并且深入到了敌军控制区一定范围内、探明了一条可行的进攻路线后,最后一波到来的主力部队才是关键一步。
通常来说,干这种差事的主力部队要求高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是克劳泽预判之中大概率会发生的情况。
而战场上发生的事实情况也正如克劳泽预料这般,从隐蔽建筑区后疾驰而来的敌军轻型高机动车队便是最直接的证明。
这支顺着主干道高速直冲而来的敌军车队配置堪称豪华,识货的克劳泽一眼就认出了打头那几辆车的型号,当即暗道一声不妙。
“是美国人的JLTV,敌军有高速重火力,各单位准备战斗!”
联合轻型战术车,简称JLTV。
该车型是美军在发现老旧的悍马,已经越来越难以胜任新时代治安战的战场环境后,启动的新一代战场通用车族计划。
比原先的悍马好是肯定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车族种类更齐全、车辆的战斗性能也比原先的悍马高得多。
当然,相比前代的悍马,新一代的JLTV改进最大之处,莫过于其多样性的武器配置。
下至12.7毫米老干妈,上至120毫米迫榴炮,更有防空导弹和巡飞弹武器配置方案。
总之,只要武器模块的重量不超过JLTV的承载能力,几乎来说就都能装的上去以适应不同战场需求。
在看到过战斗结束后遗弃满大街的艾布拉姆斯与布雷德利,眼下在未来科技部队里看到这种美军现役车辆的克劳泽并不觉得太过意外,唯一的问题是这JLTV车顶上搭载的武器模块显然不好对付。
前有并联12.7毫米重机枪与40毫米榴弹发射器的自动武器站,后有高平两用、可曲射可直射的120毫米迫榴炮。
即便没有重型装甲战斗车辆的加持,敌军这支轻装车队的火力配置也依然强到了一定程度。
浩浩荡荡十几辆车猛冲而来,各种火力足以应付城市内通常会遇到的各种战斗场面,更不用说这些JLTV车肚子里还拉着随车而来的机械化步兵。
看这架势再算上先期入场侦察的那一个排徒步步兵,敌军仅此一波进攻就投入了至少一个轻型高机动连的兵力。
深更半夜的夜战战场上能整出这般动静,那还是很了不得的,没有一定的部队组织度和装备水平不但办不到,反而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等他们再过来点,注意别露头!先集火打掉车队中间那两辆炮车,拿导弹招呼他们!”
“明白!”
对于未来科技这样的对手不敢掉以轻心,料定敌人应该和己方一样,也有热成像设备的克劳泽下令持续隐蔽。
在确认了敌人已经到来后的一众瓦格纳战士们紧贴楼顶天台墙根,知道稍有露头就会被热成像一类的设备探测到,索性摒弃了目视,仅靠听音辨位的办法来判断敌方车队在楼下路面上的大概距离。
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开动起来,动静不可谓之不小。
耳边回荡的密集引擎轰鸣声已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估摸着差不多了的克劳泽当即一声令下。
“动手!干掉他们!”
最先响应命令的,是就位于发射架边上蹲着的反坦克导弹小组。
只见两位瓦格纳战士动作迅速,两人以左右各一的姿势一起抬着导弹发射架往前一送,片刻前还隐蔽在天台视野盲区内的导弹发射架即刻被抬到了墙边,以提前设置固定好的最大俯角向下方街道瞄准。
火控设备已经提前开机启动、随时待命,将发射架搬运完毕的发射手紧接着将视线挪动到了瞄准镜跟前。
自带热成像夜视能力只是清晰度有限的发射架火控系统,此刻已经对比鲜明地显示着下方街道上的目标。
刚刚路过了克劳泽一行人驻守这栋建筑的敌军车队,尚且还没意识到自己进入的不是什么安全大道,而是敌人早有预谋的伏击圈。
车队屁股朝后,步兵又没来得及下车,只想着尽快穿插到指定地点建立起防御,并等待后续更多部队跟进支援,以此来完成夜袭渗透撕裂敌军防区的战术目标。
在如此这般情况下,车队一来感知不到身后危险,二来无法做出任何快速反制。
面对从背后高处瞬间袭来的导弹呼啸,就只剩下了被动挨打这一种结果。
咻——
轰隆——
从楼顶天台上呼啸着直落而下的短号反坦克导弹,一击命中了克劳泽点名要求优先干掉的“炮车”。
便是位于车队中央,搭载着120毫米迫榴炮的重火力JLTV。
足以在近距离抵挡7.62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扫射的轻型装甲,在破甲深度高达1200毫米的短号反坦克导弹猛轰下形如纸糊。
瞬间腾起的爆破烈焰撕碎了车体、炸飞了装甲,连后厢里驮着的120毫米迫榴炮都被炸得崩飞而出,像极了一根着火冒烟的烧火棍跌落在路边十几米开外之处。
一辆重火力支援车被炸得支离破碎,只剩下前半截车体还停在路面上。
但未来科技部队的噩梦却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刚刚开始。
咻——
爆炸声未散之间又是一道破空尖啸声急速响起,尚处在被突然袭击炸懵圈的状态中,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的未来科技车队又遭当头棒喝。
轰隆——
部署在另一栋办公楼楼顶的瓦格纳分队,几乎与克劳泽这边同时动手。
并且与克劳泽的选择趋于一致,这紧随呼啸而来的短号反坦克导弹,同样是直奔车队中仅剩的唯一一辆火力支援车而来。
不凑巧的是,被打炸打瘫的那辆火力支援车残骸,好巧不巧就卡在另一辆幸存的火力支援车前面。
前方是残骸进不得,后方是友军车辆退不了。
被卡在中间那叫个尴尬又着急的最后一辆火力支援车,还没来得及人员下车逃窜,呼啸而来的短号反坦克导弹便已经直冲面门、命中目标。
“哇啊啊啊啊啊!!!”
眼瞅着导弹在视野内越变越大、高速呼啸而来打在脸上的那种绝望感,是绝大多数战场上的死亡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在驾驶室正前方防弹玻璃上命中炸响的短号反坦克导弹,瞬间就将主副驾驶员在惨叫声中炸成一滩冒烟的碎肉。
炽热的金属射流在击穿了驾驶室背板后还在继续前进,连续穿透了车内多层几乎没啥防御力可言的障碍物,最终灌入了车后厢的战斗室里。
存放在战斗室地板上的120毫米弹药架好巧不巧、被直接命中,轰然一声炸响间死得比方才上一辆火力支援车还要更加凄惨,漫天碎片残骸化作火雨光点四散横飞。
且不止如此,距离过近的弹药加油料殉爆,还一并殃及了前方那辆原本只是被炸碎了一半,弹药架正在被火焰炙烤、尚且还没来得及殉爆的火力支援车。
轰隆——
一声殉爆未停紧接着又是一声,两声殉爆连在一起的动静几乎震撼整个街区。
拔地而起的火球几乎快要冲上了和楼顶天台平齐的高度,咋舌于这骇人威力的克劳泽不由一声暗骂。
“妈的苏卡!这破车里到底拉了多少弹药!?威力这么大。”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
饶是这接连殉爆、连成一片的威力已经如此不小,但那些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防破片冲击与防路边炸弹,拥有同级车辆里高等防爆标准的JLTV,却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车辆幸存且仍具备不俗战斗力。
“伏击!与敌人交火!我们遭遇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