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当周正得知了此番情况,知道习惯于未雨绸缪的安德罗,原来还有这手准备时,立刻便想到了将之用作弹道导弹部队的专属弹药库。
按照安德罗给出的说法,这座始建于他父亲的时代,迄今为止已经有三十多年高龄的地下弹药库。是根据苏联专家撤离时遗留下来的设计图,“照葫芦画瓢”挖出来的本土化版本。
所以虽然不如正经的苏联地下军事工程设施那么结实抗造,但起码也模仿出了一些水平。
能禁得起常见的250、500公斤级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地表部分,而保持地下设施部分不垮塌、不出现结构性破坏。
至于威力更大的1000公斤、2000公斤级航空炸弹,或者特种钻地炸弹,能不能挡得住那得打个问号。
起码当初拿着苏联专家遗留的图纸设计建造时,没有考虑到要承受如此强力的空袭破坏。
主要原因是前政府军自己的空军,还有周边一些潜在假想敌的空军水平,属实就那样。
进行500公斤级航弹的战术轰炸已经是极限,能挂着1000公斤级航弹来凌空轰炸的战机,不论是前政府军空军还是周边潜在假想敌都没有。
如此一来,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能扛住500公斤级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地表部分的地下弹药库,这对周正目前所面临的战争现状而言,已经算足够。
敌人暂时没有能攻破此等防御水平的武器装备,就算是未来科技部队,其手中最强力的打击手段,也不过是连剩余存量有没有都还不一定的超级海马斯。
就海马斯这种炸个毛子的钢混结构桥都费劲,能表演“海马斯大战速干水泥”行为艺术的玩意儿。
指望其威力大到能突破500公斤级航弹都破不开的防御,那显然是异想天开,没可能做到。
于是乎,考虑周全的周正,最终将弹道导弹的弹药库,设在了这所原本已经失去意义的地下军事工程内。
以此来实现“就算弹药库位置被敌人发现,但其火力投射手段啃不动,所以照样拿我没辙”的明牌策略。
现在,敞开大门的弹药库,已经做好了迎接牵引车头、并提前装订导弹打击参数的一切对应准备。
带队执行此次打击任务的第一弹道导弹营营长,契卡洛夫中校,是周正专门找老牙要来的“高端人才”。
谈及其履历过往,此前曾在俄陆军战术弹道导弹部队服役,现年38岁,官拜某伊斯坎德尔旅副旅长一职。
可惜这哥们时运不济,因为和厨子一样是圣彼得堡老乡,且有一定私交关系,而在“瓦格纳武装上访”事件中说错了话、站错了队。
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多久便遭到事后清算。
被从特别军事行动第一线贬到了东部军区服役,驻守南千岛群岛指挥岸舰导弹部队,跟着日本鬼子隔海撒尿望风景。
原本对冲击旅长职位,最终迈入将军门槛很有信心的契卡洛夫中校,哪受得了此等被贬鸟气。
在坚持“俄军对瓦格纳所作所为太过于激进错误”的观点不动摇前提下,在远东岛屿上快闲出鸟来了的契卡洛夫中校,最终一气之下递交辞呈。
以“身体不适,无法再服役”为由,脱下军装、解甲归田回了老家去。
对于契卡洛夫中校的辞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真实内情,所谓的“身体不适”不过只是个幌子。
半年前还指挥着伊斯坎德尔旅,奋战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军事副主官。一没被炸、二没吃枪子,这才刚过去半年,你就“身患重病”到不得不退役的程度了?说出去谁信呐?
明知所谓的“身体不适”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但契卡洛夫中校的上级领导,却并未因此而对其加以挽留。
瓦格纳事件已经最终定性,厨子也已经成了社会性死亡。
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产生任何变化的既成事实。
既然如此,一度呼吁俄军以沟通洽谈方式解决误会矛盾,不要“同志伤同志”的契卡洛夫,也就失去了再在军队中服役留下的必要和意义。
俄军领导层之所以将其调往远东,与其说是被贬,不如说是“故意逼人走”。
因为找不到太合适的理由直接把人开了,传出去会引起舆论质疑和非议,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那就用相对柔和一些的手段,用巨大的职务与工作落差把你逼走,让你自己提交辞呈。
所以说,契卡洛夫的上级,不但不会对其加以挽留。
反而在这位从基层士兵一步步干起,靠着真才实干爬到了中校副旅长职务的指挥员递交辞呈时,暗自窃喜偷笑。庆幸着上级给自己布置的任务,这么快就能顺利完成、有办法交差。
明白这其中种种弯弯绕的契卡洛夫,也早已心灰意冷。
既然站错了队、说错了话,那就得承担后果认栽,能体面地保留荣誉退役已经是相对很好的结果了。
这点道理还是很明白的契卡洛夫,随即打点包袱返回家中。
但其所经历的这些事,以上种种具体情况,却没能逃过一直在暗中注视他的一双眼睛——老牙。
靠着家族的军方人脉和自己的情报系统背景,老牙在契卡洛夫刚出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位情况特殊的中校。
考虑到周正还缺少一位具备可靠领导才能、充足实战经验的弹道导弹部队军事主官,契卡洛夫中校简直与这一需求完全对应。
论领导才能,契卡洛夫之前是旅级军事副主官,官拜中校副旅长,拉过来管一个刚刚组建的弹道导弹营绰绰有余。
论实战经验,契卡洛夫是首批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陆军战术弹道导弹部队成员。
在战争开始的凌晨前夜,便协助旅长指挥部队,对提前完成侦察并标定好的敌军防空设施、交通枢纽、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连续发起精确打击,取得了“16发15中,13个目标完全摧毁”的不俗战果。
在这之后又连续作战半年,直至部署期结束被其它友军单位轮换休整,累计取得的上百个可确认战果堪称满载荣誉。
也因如此,契卡洛夫所在的伊斯坎德尔旅,是首批参战的俄军地导部队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旅。
契卡洛夫本人也因指挥有功,而与旅长一起双双获颁“勇气勋章”,以此作为战绩最为辉煌者的嘉奖。
辉煌已是过往云烟,昔日英雄今已落幕。
愿意为其提供一个新工作机会的老牙,在回国述职期间亲自登门拜访,找到了正在自家媳妇开的饭馆里当掌勺大厨的契卡洛夫中校。
“对外情报局的人?很好,这是有人看我不顺眼、还惦记着我、不放过我,又要给我身上抹黑料,把我往死里整了。”
“那么来吧,我就在这儿。我只是个掌勺的厨子,和被你们干掉的那个瓦格纳厨子一样,我手里只有大勺没有武器,来逮捕我吧。”
眼见自己的来意被误解,身穿休闲便装而非公务装上门来的老牙,倒也不急于解释。
随即表示希望契卡洛夫能摘了围裙、卸了厨子帽,先把手里的大勺放下,咱们坐下来喝杯茶、有事好好谈。
而且我一定不是来逮捕你归案,更不是来给你泼脏水的。
虽对面前这个“情报特务头子”的话将信将疑,但自知自己也无权拒绝、更不想给家人惹祸上门的契卡洛夫,随即同意下来,并邀请老牙到自家饭馆的包间里落座说事。
开门见山的老牙倒也不废话,直接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介绍工作,朝着契卡洛夫说了出来。
哥们你不是同情瓦格纳吗?那现在把你调去非洲,跟瓦格纳一起共事好不好?
而且还不会让你大材小用,有现成的弹道导弹部队可供你领导指挥,还有对外情报局配套的情报体系支持,面对那些不入流的对手保管你导弹射得爽、打个够。
接下来的事情还挺顺利。
对钱上的要求并不高,最大的愿望是别再继续掌勺当厨子,给自己找个能发挥专长的顺心工作去好好干的契卡洛夫,对老牙只剩唯一一个要求。
“我一个人玩不转整支部队,还需要配属人员的支持。”
“你得额外再派一些人给我,我需要参谋、需要基层指挥员、需要后勤维保人员和更多的作战人员。如果做不到,我不会去当这个‘空头指挥员’,至于怎么做到,那是你的事,我不关心更不在乎。”
“就这一个条件,能谈得成就没问题,反之我就要‘谢谢光临本店’了。”
对于契卡洛夫提出的此等要求,早就以帮周正的忙为最终目的,而提前处理妥当完毕的老牙,只是微微一笑。
“所有相关人员都已准备就绪,他们其中有些人还是你熟悉的战友和老部下。大多是俄军退役的合同兵,也有少部分是现在的瓦格纳人员,整支部队唯一差的就是你这位指挥员。”
“装备磨合上是会遇到些问题,但来自伊朗的技术专家和顾问团队已经抵达,他们会协助你们完成装备磨合,尽快形成实际战斗力。”
“所以,你的答案是什么?中校同志。”
“是愿意披挂上阵奔赴沙场,还是愿意继续在这儿被‘妻管严’,当个掌勺做饭的厨子?”
眼神飘忽游离的契卡洛夫思索一阵,但也只有短短几秒钟而已。
片刻后终于开口给出的回答,已然是语气坚定的下定决心。
“我受够后厨里的油烟气了,还是去闻闻火箭发动机的废气味吧。”
“替我准备好机票,让我用导弹去好好问候一下那些未来科技的蠢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