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就可以和这几位女游击队员一起行动、里应外合,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上突然发难,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要小看了她们的本事,虽然是女性,但个个都对那些残害了她们亲人的SDF走狗恨之入骨。而且经受过我亲自指导的正规军事化训练,是年轻且优秀的战力构成。”
“多年来,SDF在这片土地上坏事做尽,什么美军敢干不敢干的事都被他们干完了。这村子里的人憎恨SDF的程度,堪比这天上的太阳,你明白吗?”
说着,阿米尔布还不忘抬手指了指天上的方向,用手势示意。
对此只是报以一笑的杜克随即反问道。
“那你的军事本领又是从哪儿来的?我知道叙军里的某些精锐其实还算可以,在我看来。但你既然能被派回敌后当上游击队长,理应更有本事才对。”
倒是不介意向杜克展示一下实力的阿米尔布当即回道。
“伊朗人,我曾经被派往革命卫队接受过一系列的训练,包括但不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伊朗人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他们知道如何在敌后展开活动、建立势力、发展壮大,在消灭敌人的同时保存自身。你应该已经见识过他们培训出来的人,在此方面有何等能力了,不是吗?”
“就猜到会是那些伊朗人,好吧,你合格了。”
伊朗人反情报的水平可能确实不咋地,但要论敌后游击、武装反抗,那伊朗人搁中东可是名副其实的“祖师爷”级存在。
伊朗人领导建立的“抵抗之弧”别的本事可能没有,打游击那绝对是中东战场上一等一的行家里手。
任你全数北约装备,地上重型化机械旅坦克大炮开道,天上还有F35加F15、F16狂轰滥炸助阵。
我拖鞋、AK、亚辛-105三件套,照样给你通通干碎。
明白伊朗人在此方面的能力不容小觑,对阿米尔布自身的战斗力还有培训游击队的本事,算是加以认可。
又跟阿米尔布聊了聊具体行动细节的杜克,很快便看见有人送东西进屋。
手里提溜着几件衣服的来人,正是一直在屋外指挥协调现场的杰克。
“那些游击队员送来了点衣服,说是给我们的,咱当真要穿这玩意儿混进去?”
说罢,话音未落的杰克,还不忘举起手中带有本地特色的平民服饰示意。
一旁见状的阿米尔布抢在杜克之前,主动应道。
“如果你们想安稳的混进去,那就必须穿这个。”
“瞧瞧你们身上的衣裳,太惹眼了,跟我们这儿的环境格格不入。这样一件新的冲锋衣在我们这儿,起码能换来30发步枪子弹。如果你嘴上功夫好、会议价,或许能换来更多。”
被阿米尔布手指之际低头一瞧,抬起两胳膊瞅了瞅的杜克也报以点头示意。
“的确,如果要按你说的玩法来,是得换身别的衣裳。”
“那这玩意就给你撂这儿了,我出去督促下其他人换上。尺寸我看过了,挑了一身适合你的,应该是适合。”
“......”
捡起杰克临走前随手撂在门边椅子上的破旧格子衫、带洞工装裤,觉得有必要再加点“面部修饰”的杜克,随即从后腰间的战术腰包内取出一物。
“你拿的那是什么?”
“这个?没什么,来点本地男性特征而已。”
说着,上手往脸上糊的杜克,已经将手中的“假大胡子”粘到了下巴上,对着略有反光、能微微照出来点人影的窗户玻璃当镜子,调整了一下佩戴细节。
感觉差不多了之际,这才转身开口,朝旁观的阿米尔布问道。
“如何?够不够本地化?”
“——呵,说实话,挺够了,晚上行动骗过那帮SDF的走狗没问题。”
常年浪迹天涯、四处干仗的杜克皮肤本就不好,属于又糙又黑的类型,和刻板印象里的“德州传统老红脖”形象基本不沾边。
眼下再把这提前准备好的假大胡子糊脸上,基本把鼻孔往下的半张脸都遮了个干净。
行动时再随便裹个防风头巾之类的玩意额外修饰下,加之杜克又会一口极其流利的阿拉伯语,所谓“假的比真的还真”基本也就这情况了。
“可惜你们叙利亚世俗化程度有点高,不像阿富汗,那地方可是遍地大胡子,否则我这伪装效果还能更好、更本地化。”
知道本地的大胡子虽没那么多,但也确实还不少的阿米尔布紧跟笑道。
“够了,我要是SDF的卫兵,这会儿已经被你骗过去了。”
“就是你这身装备——嗯,你懂我想说什么。”
衣服换了但装备还在,而且和衣服一样也和本地情况格格不入。
望着自己换衣时脱下的防弹衣、携行具,还有快拔枪套等物撂在桌上堆成一堆。
深知阿米尔布是实话实说的杜克只是无奈摇头。
“我已经有段时间没用过破烂打仗了,你的武器库里有什么?说来听听。”
“......跟我来吧。”
比起单纯的口头去说,阿米尔布更喜欢以实际行动去做。
当即带着杜克来到了位于小屋后院的一处隐蔽地窖旁,亲自上手摸到了锁链、两手合力拽开了被浮土掩埋的盖板,只身一人便先行下到了隐藏的武器库中。
“苏联的AKM、罗马尼亚的AIM、还有中国制造的56冲,年代最新的枪是这个,AK-12,俄联邦制造。”
“所以——你中意哪款?”
被带到了“游击队武器店”上演“零元购”的杜克,在阿米尔布的介绍中,看着墙上挂着的、脚边摆着的成排枪械武器。
粗略一算起码得有四五十支,虽然品相不一而论、有好有坏,但如此之多的枪械,显然超出了一支游击队正常的所需水平。何况外面那些游击队员的手里本身就有枪在身,总数相加只会更多。
“这些枪都是你们的私货?数量比我想象中要多。”
不介意杜克在此多挑选一会儿,就在跟前陪同介绍的阿米尔布继续答疑解惑。
“算是吧,不过这也不全是作战装备,为了生存,我们还经营武器生意。”
“在这里,叙军无法给我们提供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全靠我们在敌后自筹。”
“做武器生意既能发展抵抗力量,又能满足我们的自身需求,这算一举两得。”
“能从我们这儿买东西的,基本都是周边比较友好的一些游击队。至于进货渠道,SDF唯独在这方面‘帮了我们的大忙’。”
看似漫不经心,但阿米尔布这番随口介绍,对杜克而言其实十分重要。
这起码说明了阿米尔布的游击队,不但跟周边其他游击队有直接联系望来,而且还有武器装备供应渠道上的牵扯。
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不是每一支游击队,都有叙军派遣的精锐游击队长领导。
相对而言较强的实力,注定了阿米尔布的这支游击队,能够从SDF那群狗贼手里获取到更多的武器装备。不但能解决自身需求问题,还能向周边其他游击队供应、以物易物,换取生活物资。
要不是当下情况特殊,周边几十里地、大小村镇的粮食,基本都被“鬼子进村”的SDF扫荡一空。使得目前的本地粮食市场,成了真正的“有价无市”状态。
杜克估计,手头枪弹管够、硬通货不愁的阿米尔布,根本不需要为粮食问题而发愁,随便掏出点枪弹就能换回所需的粮食。
另一方面,确认了阿米尔布跟周边游击队有密切联系的杜克,算是完成了一项周正亲自布置的重要任务。
经由阿米尔布这“游击队武器商店”,日后可以很轻易地扩展联系到周边其他游击队,进而壮大实力与影响力、拓展在敌后受支持活动的范围。
这对于长期在叙利亚打卡上班的杜克而言很重要,自然得上心在乎点。
同时也由此产生了另一个疑问。
“这儿还行的枪看起来不少,可为什么外面还有人用莫辛纳甘跟STG44那种老家伙?你们就不优先换装吗?”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个人爱好而已。”
随手一摆示意的阿米尔布笑着回道。
“就跟智能手机再发达,但你总阻止不了有人喜欢用老诺基亚一样。”
“看见外面那些拿老式步枪的都是什么人了吗?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都是他们家里传下来的武器,用着顺手还有情怀。人家不愿意换,没这个需求,我当队长的也没必要强求。”
“对付敌人主要还是靠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换装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