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4艘潜航器皆已抵达预定伏击位置,单兵信息化终端屏幕上实时反馈的敌船AIS定位信号,距离己方的所在位置已经越来越近。
知道那一刻即将到来的杜克目不转睛,静静凝视着那庞然巨物般的水面黑影,由远及近带着水下轰鸣靠近而来。
没有让杜克等待太久,预期之内的精准打击在下一秒便猛袭而至。
咻——
咻——
两道拖曳着橘红色火光的黑影,从海面之上高速呼啸而来,料想到会发生什么的杜克只顾抓稳扶好、做足准备。
轰隆——
轰隆——
两架最新改进型的喷气式见证者-238无人机皆准确命中,其所携带的30公斤级战斗部威力是不小,但对于8.5万吨级的大型货轮毁伤效果只能说“蹭痒痒”。
一架撞在了船头侧舷,另一架撞在了船头甲板位置上。
两架见证者-238最终造成的破坏,不过是在目标船只上开出两个窟窿,顺带用爆炸引燃了临近船体区域造成火灾。
实际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都不好说,顶多造成些财产损失破坏,至于什么“重创击沉目标船只”只能说想都别想。
真要干碎这满载排水量8.5万吨的巨无霸,将其送进红海底喂鱼。
那得上正儿八经的反舰导弹打水线部位,而且多发猛轰才行。
不过,胡塞人原本也没打算就这么弄沉这艘目标船只便是。
如此打击的目标只有一个,意在告诉目标船只上的人:你们的“李鬼冒充李逵”把戏已被识破,这次的攻击只是警告,识相点的话就赶紧停止前进然后折返滚蛋。
如若不然,下次赏给你们这帮资本主义猪猡的,可就不止是“波斯飞天小摩托”这么简单的东西了。
想尝尝大导弹狂暴轰入的味道,那你尽管头铁继续往前开,看我干不干你就完事了。
这种简单的意思表达,也不怕目标船只上的人听不懂,但凡说不懂那就必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原因很简单,因为胡塞人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对任何头铁硬闯船只先无线电警告,警告不听就上无人机巡飞弹炸。
炸完了要是还头铁往前开,那就只能说“红海海底在召唤你”。战斗部质量从500公斤到1吨不等的各种反舰导弹,便会最终登场而来敲响丧钟。
上一艘去红海海底喂鱼的英国船,就是这么寄的,死法已经广为人知、在全世界公开。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杀式无人机打击,虽是突然遇袭,但似乎也并不是很意外的“新罗西斯克”号货轮,紧接便开始骤然减速,看样子是知道头铁硬闯的下场如何、不打算继续莽进。
而这恰恰给了杜克一行人以机会,苦等已久的“登船时机”正是此刻。
向各艇发去行动信号的杜克立刻开始带头行动,猛地一推紧握在手的操纵杆,立刻驾驭着全电推进、静音高速的潜航器,朝着已经大幅减速的目标货轮直奔而去。
待到杜克驾驶潜航器在行进中上浮、悄然露出水面,并来到了船身高大的“新罗西斯克”号下视视野盲区时。
这艘体型宛若海上山峦,丝毫不亚于大型舰队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庞然巨物,此时已经基本处于停止状态,正是实施“登船计划”的好时候。
上浮露出水面之后摘掉了含在嘴里的内循环式呼吸器,已经恢复水上通话能力的杜克当即下令。
“做好准备,靠近船尾后立刻开始上船,子弹上膛!”
“知道了。”
位于紧挨着杜克身后的纵列第二席座位上,从座椅旁有限的空间里取出钩索枪的杰克。
此时正拿着这一般步枪大小,以高压气体为发射动力的“静音武器”,做“开火”前的最后调试工作、准备行动。
全部4艘上浮后的潜航器宛若摩托艇,亦似水面高速游动的海豚一般,以远超水下潜航的近40节速度全速抵达目标船尾。
在合适的角度停船就绪,已经摘下护目镜的杜克,正抬头仰望着涂刷有“新罗西斯克”俄文标识的船尾平面。
这完全90度垂直的标准货轮尾部构型,此时正是最好的钩锁攀升对象。
“动手,把钩索打上去。”
闻令的杰克不作回答,立刻抬手举枪、作势瞄准,紧接便在微微摇晃荡漾的艇身中扣动扳机。
噗——
噗噗噗——
不止是杜克这艘艇,其余3艘抵达同一位置的潜航器,也一并“开火”打出钩索,向上斜飞直奔船尾垂直面的顶部而去。
叮叮叮叮咣——
由钩索枪打出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根近似于短杆鱼叉,头部尖锐用以“破甲”,而尾部直连一条纤细但却高强度、高抗拉绳索的“特殊弹药”。
现代船舶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其共同特点便是“脆”,脆到极致的那种脆。
别说是抵挡爆破类化学能武器猛轰,讲个笑话,就算各国主力驱逐舰的侧舷船体,也都抵挡不住大口径机枪的射击会被直接洞穿。
而船体本身在合理范围内越轻越好,以便将主要的载荷尽可能多的用来拉货,载货吨位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的商用货轮,就更别指望有什么厚实钢板保护船身了。
面对以高压气体为动力,在近距离打出的尖锐枪头动能冲击,自然是毫无悬念地被一捅就破、当场击穿。
而撕裂击穿船体尾部的枪杆,则在杆体内延时引信的作用下,在冲入船身尾部后自动展开四只折叠钩爪,呈十字型布局。
目视确认“特殊弹药”已经打进了船内的杰克,随即撂下了手中已发挥完作用的钩索枪,转而拽了拽一路直通船尾上层的绳索、使出吃奶的力气猛拉。
确认这东西无论是钩住了船内什么东西,还是直接钩在了船尾舱内壁上,总之已经被固定结实后。
向着杜克报以眼神加点头示意的杰克,随即看到杜克伸手接过绳索,同时开口下令。
“开始吧,上!全员挂索!”
说上肯定不能就这么干拉拽索往上爬,即便杜克一行蛙人陆战队员们有这个能耐,眼下争分夺秒的战机也不会给这个时间。
依靠高效工具辅助是势在必行的,而周正对此也早已做好了物质供应准备。
此时此刻被杜克一行人,以腰带形式捆在腰间的东西,正是一款可以与绳索结合的单兵升降器。
设计和原理本身并不复杂,理解成一个小型电动牵引绞盘即可。
目前电子机械设备的集成化设计能力,已经能做到一只腰包大小的升降器,带得动一名全副武装的蛙人进行自动升降攀索。
起码中国制造有能力做到,至于你们其他外邦人做不做得到,那是本事问题、与俺们中国人无关。
接到杜克一声令下后,四艘浮于水面上的潜航器上,包括杜克在内的四名蛙人陆战队员立刻开始挂索、准备上升。
只需要把已经打上去的绳索挂入锁扣,确认挂接牢靠即可。
接下来,只需要轻轻按下升降器上的电钮,整个人便会在升降器的卷动牵引下,沿固定好的绳索自动向上快速拉升,如同被钢丝绳牵引的电梯轿厢一般。
一手扶住绳索上端、另一手扶住腰间升降器的杜克,把握好节奏将升降器的按钮一按一放。
每上升一段距离,便两脚蹬住船尾垂直面、稳定身形,待到准备完毕后再双腿用力、猛然一蹬,同时按下升降器按钮再往上荡着攀升一段距离。
往复几次这样的操作后,一马当先的杜克已经基本爬完了绳索,眼看就快要来到船尾甲板之上,只差最后不到一米的高度间距。
对自身体能有着绝对自信的杜克,对付这区区一米不到的距离,自问还用不着其余工具辅助。
双脚蹬住船尾垂直面,同时固定好腰间的升降器锁扣,弯腰弓背如同一张拉满的长弓。
“喝啊!”
调动腹部核心肌肉群瞬间发力,辅以双脚同时起跳。
整个人如踩了弹簧一般向上腾跃而去的杜克瞅准时机,伸出右臂一把扒住了船尾甲板,防止身体因为起跳动能耗尽,又被地心引力给拽落回去。
右手扒住之后紧跟着便是左手,再然后是双臂,最终是整个身体攀爬登上了甲板。
上甲板之后立刻解除升降器与绳索的连接,未曾放松过警惕的杜克紧接摘下背后背负的武器,进入原地持枪警戒姿态、准备掩护后续战友登上甲板。
与以往不同的是,杜克这一次并未一如既往地使用那挺MK48轻机枪。
而是因任务需求加之克劳泽的建议,选用了一把此前“只闻其名,从未实战用过”的特殊武器——产自俄罗斯的AS微声自动步枪。
与“同胞兄弟”VSS微声狙击步枪一样,AS微声自动步枪发射苏俄制9×39毫米亚音速特种弹药。
辅以与枪身一体式的高效消音器,大幅削减射击噪音后,正常闹市环境下站在10米开外,完全听不见这种特殊弹药加特殊枪械开火时的动静。
换句话说,早高峰时期搁一条车水马龙的马路,站在马路一侧的人,是完全听不到马路对面的人用VSSAS开火时的噪音的。
例子便是克劳泽率领的瓦格纳分队,此前在实战任务中,多次带队使用VSS狙击步枪狙杀目标。
中弹挨打者无一不是死的稀里糊涂、不明不白,至死都不知道子弹是从哪儿飞过来的,是什么人在用什么武器从什么位置偷袭自己。
对毛子的9×39毫米亚音速特种弹早有耳闻,杜克也是一直想亲手试试这种“杀人于无形”的特殊枪械加弹药组合。
正巧这次的蛙人特战行动便来了机会,AS微声自动步枪和VSS狙击步枪采用相同原理、同等工艺,发射一模一样的同款弹药,在开火降噪效果上远好于常规的消音武器。
就实战需求来讲,非常适合用在本次任务这种狭窄船上空间的战斗中,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因开火噪音而暴露的风险。
登上甲板的第一时间便警戒四周的杜克,迅速持枪扫视、检查了一番周围环境,很快便确认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