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典型的“先射箭后画靶”行为,拿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再反过头来拼凑论证,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其它随意。
这条新闻实际上也让周正明白了一点。
土耳其人因为这事是真的很爽,爽文的那种爽。
没有什么事是比被人无情打脸、反复摩擦后,再当着全世界的面“亲自把面子找回来”更爽的了。
而这也意味着经周正之手办下来的这趟事,转手卖给土耳其人那“真金白银都不换”的面子。在土耳其人那里,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要性和意义高度,并且还得到了自己东家的“官方支持背书”。
“好事啊,下次再去找土耳其人说事谈生意,也会容易不少。希望土耳其人那边,还有点能让我做生意的商机跟价值吧。”
心中默默品味总结的周正,已经得出了结论、嗅到了机会。
而一旁同样参与过此事,当初是负责押送这批俘虏前去“交易”的克劳泽,也在有所感悟后缓缓开口。
“看来那些土耳其人真的是被惹恼了,否则他们不会选择如此公开的形式,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是这样没错,但有些人活该。土耳其人要不这么干,不整的劲儿大点,那面子可就永远挂在歪脖子树上摘不下来了。”
唠完了突发新闻,周正这一路上,又接着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克劳泽扯了扯家常聊天。
时间算过得很快,自中非起飞后直奔圣彼得堡的伊尔-76运输机,仿佛没过多长时间就平稳落地。
在一阵起落架着地的震颤声中,向周正传来了“该下飞机”的信号。
“带几个能力强的跟我来,其他人可以随时待命休整。”
“哦对了,期间非奢侈品高消费一律给报销,给同志们说清楚,就当是出差期间的小福利。”
圣彼得堡这地方如果硬要类比,那可以比作是俄罗斯的上海,各种消费场所和消遣享受的地方是最不缺的。
周正这趟过来也是不吝啬,现在大手一挥便是“奢侈品和高消费外的费用全部报销”,意思就是“只要你烧钱别过火,都有咱老板给你买单”,直接给克劳泽小队福利拉满。
说这是一趟“公费旅游”,那倒也不足为过。
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休整期间不但有提前排好的轮班机制,还有随时待命的要求。
如此大好福利,对于这群在非洲极度缺乏物质生活的瓦格纳老兵来说,那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要不是有自家老板如此慷慨解囊,那克劳泽手底下这些瓦格纳老兵,舍不舍得在寸土寸金、遍地高消费的圣彼得堡,拿自己的“卖命钱”去消费享乐,那都很难说。
也正因如此,周正此言一出,当即就得到了刚下飞机的克劳泽小队成员们一致欢呼。
“苏卡!还有这好事,我怕不是在做梦!?这里可是彼得堡,这是彼得堡,不是乡下农村逛村口商店啊!”
“闭嘴你个傻帽!我现在只想说谢谢老板,老板大气、老板身体健康!老板乌拉!!!”
“可惜了,就是不能喝酒,要不然我肯定喝到它满地酒瓶子乱响!”
“我想给我老婆和孩子买点东西,沃拉金,你要一起去吗?”
眼见自己麾下的战士们高兴成这样,就差原地起舞跳上一段、唱上两曲。
自知如此优渥的物质生活,对同志们来说有多难得的克劳泽,要说不为此感激加感动,那必然是假的。
即便明知这是周正的“有意收买”也不要紧,毕竟又有几家的老板舍得花如此大钱,来收买一些底层干活者的人心呢?不瞧不起你、不把你当牛马就已经算走大运了,还能指望些什么呢?
“十分感谢,指挥员同志,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志向您表达谢意。战士们很少有这样的放松机会,可能对很多人来讲还是人生头一次。在彼得堡这样的地方随意消费,恐怕这辈子都遇不见一次。”
周正不玩虚的,克劳泽也是真心回报真心,得到了自家老板随意一笑的不甚在乎话语。
“一点小钱而已,不足挂齿。”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古来征战几人回’。每一秒的休息娱乐时间都是宝贵的,这也许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对于所有战士来说都是如此。战士也是人,是值得尊敬与爱戴的人,所以就不要考虑什么‘这钱值不值’一说了,嗯?”
周正嘴上说得轻巧,生动体现了什么叫“完全不把钱放在眼里”。
且不说克劳泽这边和麾下的战士们反应如何,可别忘了,眼下同时在场的“瓦格纳老兵”,那可不止有克劳泽这一队人。
“这个人是谁啊?在彼得堡随意消费、全部报销,我听都没听说过,当真有这样的人存在吗?还是在演戏?”
“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阿尔西姆上校的挚友,关系非常要好。之前逢他来中非,就一定是他们二人单独会面,每次都是,可能是什么大人物也说不定。”
“我好像听什么人说起过点啥,他好像是国防出口公司的什么高级代表......可,克劳泽的人为什么始终跟在他身边?”
“嘿,那还不简单?你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反正克劳泽跟咱又不是陌生人,兴许你还能蹭个消费名额也说不定。”
“这可真好,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在彼得堡买一车东西给我老婆孩子带回去......”
随着周正一起下机的其他“彻底退役”瓦格纳老兵,眼下正因为方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切,而窃窃私语与议论纷纷。
这也难怪,就像克劳泽刚才所说,瓦格纳的战士们对于自己的“卖命钱”,大部分人还是很精打细算省着花的、不敢胡乱消费,更不要说那些有家有老婆有孩子要养的人。
再加上“但凡有门路、有关系,谁他娘的把脑袋别裤腰带上,退役后还要再出来干雇佣兵卖命”,这一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的道理。
决定了在场的这些“彻底退役”瓦格纳老兵们,大部分都是家境一般,甚至是贫寒,来自俄联邦各个偏远边疆地区或少数族裔共和国的“穷苦人”。
节省惯了舍不得大手大脚花钱,是符合在场绝大多数人真实境况的。
这样的情况下,见到周正如此大手笔地给身为老战友的克劳泽那队人“撒钱玩”。
要说内心不震撼、不有所感触,只怕是自己骗自己,自个都不会相信。
而这也正是周正想要的结果。
你们这些普里戈津和乌特金的“铁杆粉丝”,因为陌生不了解的缘故,而暂时拒绝了阿尔西姆的建议、不想跟着我干,那不要紧。
只要是人才,我周正就等得起。
也愿意展现实力、付出成本,用与之相匹配的钱来获取人才。
不相信?
不相信的话,在亲眼目睹这样的事之后,你们去问问身为老战友的克劳泽那队人,不就全都知道了吗?
等到那时候,等你们了解真实情况后彻底想清楚了,再来投奔我周正也不迟,欢迎人才加入的大门时刻敞开着。
甚至于要想多拉点人过来,叫上亲朋好友一起来“奔小康致富”,那我周正也来者不拒。
只要不是混吃等死的酒囊饭袋,是有真本事的人才就行。
周正的小算盘也就这么简单,四舍五入也可以理解为做一次强效广告。
既让自己人得了实惠好处,提高认同感与忠诚度;还让潜在的可争取人才,现场观摩到强力广告效应,心里开始“上下打鼓”,甚至于对原本已经下定的决心开始动摇。
这样的一箭双雕好事,现在不做又等着何时去做?
在意细节才能把握住机会,周正当年卖房干销售的时候可就已经深谙此理。
“回头可以留意一下这些人,如果他们联系你,你知道该怎么做。”
“明白,我会处理好,请放心。”
给克劳泽小声嘀咕叮咛了一句,得到了满意答案的周正也不多逗留,随即迈步离开走向机场外。
因为执行的是非军事装备运输,单纯只是人员输送的任务。
所以此次的伊尔-76航班,并未降落在军事基地,而是直接降落在了人群熙攘的民用机场。方便人员下机后,直接经由交通枢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也正好省去了周正再陆路中转的麻烦,出了机场航站楼,门口的路边就已经停好了阿尔西姆提前安排好的接待车队。
“你好,谢里宁先生,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我吗?”
周正带着人,刚拎着大包小包一出航站楼,立刻就遇上了笑脸迎上前来的老熟人。
当然能认得这位阿尔西姆家“御用司机”的周正,立刻笑着回道。
“怎么会忘记?好久不见了,索科洛夫,就知道阿尔西姆会让你过来接我。”
“哈,那请吧,谢里宁先生。行程已经预约好了,我这就带你去一个地方。”
“安排好了?一个地方?”
眼见周正有些一脸茫然,意识到对方可能还不知道这事,正要拉开车门的索科洛夫这才补充道。
“你不知道吗?我以为你都提前知道了。”
“是尤丽娅,她知道你要来,而且让我带你过去见她,已经提前到地方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