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这么想就完全错误没道理,只不过很消极保守,说出来也不好听,怕敌人怕到如此地步显然并不光彩。”
“......真是帮废物。”
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帮恐怖分子的鄙夷,就差原地吐口痰的阿瓦扎里紧接问道。
“所以,就是说这公路检查站和旁边的哨站,自打上次袭击过后就一直是无人状态,是这意思吗?”
“基本可以说是。”
“除了ISGS的边境巡逻队偶尔会过去落脚休息,检查检查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外,这里现在就是纯野生状态。现在过去走运的话,兴许还能找到几具没烂完的政府军尸体也说不定,那帮ISGS可从没有替敌人收尸的讲究。”
拿着这照片过来,也肯定不会是为了搁这儿讲故事、打发时间,介绍完了基本情况的助手这就开始切入正题。
“和不久前说过的一样,我派了一支电磁侦搜小组去那边制毒贩毒村里,顺着敌人打进来的电话信号追根溯源,几乎是同时传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坏的。”
就猜到会是这种要求的助手应声点头。
“坏消息是电磁侦搜小组没了,撤不出来了。”
“敌人刚刚对那座村子发起了大规模轰炸,动用的是此前还从未在马里出现过的‘柳叶刀’巡飞弹,我想你肯定不会陌生。投入轰炸的数量相当不少,目前已经观测到的入场巡飞弹就起码有三十多枚,后续有没有更多还不清楚。”
“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猜想,即俄国人派遣了一支前所未见的生力军赶来支援,敌人有相当的决心和动力找回刚被抽飞的面子,好重新树立他们在本地区的军事威信。”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现在俄国人的滞空巡飞弹封锁了村中的各条主干道和出口,脑袋顶上始终有‘柳叶刀’在怪叫盘旋、搜寻猎物,就好像在腐尸堆上空盘旋的一群秃鹫。任何敢逃跑的人,下场都是注定的,没必要做无意义的尝试。”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听听这个——”
说着,助手便抬手指向了无人机航拍照片上的某处,阿瓦扎里看到那是一处矗立在杂乱废墟当中的信号塔,就在公路检查站的旁边。
“电磁侦搜小组赶在轰炸来临前,在后方技术组的支援下,成功定位到了敌军信号的大致来源方位。”
“我们通过做排除法分析,确信要找的信号来源地应当就是这里,附近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明显的信号源。”
“这处信号塔之前应该是用来给检查站驻守的政府军提供通信支持的,看着破破烂烂还被RPG炸出了个窟窿,却没想到还能发挥作用,还能让敌人在这种时候加以利用。”
“你意思是,你觉得制造‘人肉炸弹’搞恐袭的那伙俄国人,现在就躲藏在这检查站里?”
闻言的助手倒也没打肿脸充胖子,没有在实际不确信的情况下乱立保证。
只是就实而论地紧接回道。
“确定吗?不确定;有可能吗?不止有,而且可能性还很大。”
“我刚刚说了,这附近除了这处信号塔以外,没有别的通信基站,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废弃村子。”
“考虑到没有通信基站你连电话都没信号打不出去,所以我觉得,至少敌人是有较大可能躲藏在这检查站里的。”
“而且,考虑到他们的空袭行动仍未结束,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一定都会放在那村子里。现在正是我们出其不意的好时候,这是目前唯一掌握到的线索,而且值得一试。”
“我只负责提供分析建议,军事上的事你做主,下命令吧,到底是稳妥起见还是抓住机会。”
决定权被交到了自己手中,此时的阿瓦扎里反倒深思熟虑起来,像是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还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嘴上虽然说“全靠你决定”,但个人主观倾向性明显是把握住机会的助手,显然不想看到阿瓦扎里这个满脑子极端的老亚速,继续搁这儿犹豫不决下去、错失良机。
从眼中看出了阿瓦扎里那“既想吃肉还怕肉烫嘴”的意思,决定再添把火的助手又更进一步。
“有些话或许我不该说,但又觉得兴许对你有用,你就当闲聊好了。”
“如果我们不采取些措施来挽回局面的话,那么这次的行动肯定会被俄国人拿去大书特书,拿到媒体上大肆渲染。”
“公司最近在舆论场上的局面可不怎么好,这你是知道的。而且今年还是大选之年,公司因为政治站队的缘故,本来就是共和党的集火对象,之前几次挨炮轰已经非常不利了。”
“这时候如果再从非洲传出不利的消息来,就算俄国人不掌握媒体优势,但共和党却有,而且他们有足够的手段查到公司和非洲恐怖组织间的蛛丝马迹。”
“如果你是共和党的宣发负责人,你告诉我,你会错过这么绝佳的媒体攻击机会吗?”
“......”
有道是你讲军事,那阿瓦扎里可能真不一定懂,要知道这家伙毕竟是个足球流氓半道出家的草台班子头头。
但你如果讲煽动、讲媒体,讲如何为自己炮制舆论宣传优势,那阿瓦扎里可就不困了。
这可是人家混得风生水起的看家本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坐到今天的高位上,可以说一半以上的成分都是靠包装出来的。
也正因如此,被助手一语戳中了最痒痒地方的阿瓦扎里,终于狠下心来停止了犹豫再三。
本着“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过往行事风格,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身居高位就开倒车变怂逼,这预料之内的最终决定也就张口道来。
“好,就按你说的办!”
“另外还有一点!派地面部队过去。既然是出其不意的突袭,那就要最大化发挥优势。单纯只搞远程打击炸死这些俄国人,那样的话还不够效果强力,也太便宜他们了。”
“上次的沙漠围歼战,到最后居然连一个瓦格纳活口都没抓到,这些混蛋真是又臭又硬!”
“这次不一样了,这次的突袭是个绝佳机会!我们有更大的把握能活捉到俄国人!”
“我要亲手把抓来的兽人押到镜头跟前,榨干他们身上的宣传价值,再把他们的脑袋拧下来祭奠马里乌波尔。”
助手想要的就是这结果。
反正你是军事主官,到时候天塌下来有你这高个子顶着,我就是个出谋划策的关我吊事?
反倒是行动大获成功的话,报上去的功劳肯定有我一份而且很大。
这就属于典型的“低风险,高回报”投资,只要把扛事的人忽悠到位了,那说是稳赚不赔也不是不行。
也是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劝服阿瓦扎里。
习惯于提前行动的助手舍尔尼科夫此时,其实已经将一支完全乌人组成的快速反应分队,提前机动到了靠近目标的位置上,处在待命状态随时可以行动。
这样就既不用承担擅自发动进攻的风险,也能确保事情办妥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行动,尽可能把握住战机。
这舍尔尼科夫的确是个精明狡诈,又机关算尽的不好对付之人。
只不过,当这支配备了高机动轮式通用载具、携带有重火力的轻型机械化步兵分队,真正靠近目标正要动手之时。
那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可就不一定是这舍尔尼科夫所能算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