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军第21摩步旅在撤离前系统性、有组织地污染了城中绝大部分水源,机械压水井的取水装置被破坏,人力取水的露天井井中直接被投入动物尸体甚至是人的尸体,已经高度腐烂的那种。”
“城中现在至少有7成以上的水井是无法饮用的,要不是那伙杂种挨了我们的导弹轰炸、仓促撤离,我预计他们连剩下的那3成也不会放过。”
“城中唯一的自来水厂情况稍好,博军提前埋设了炸药但未能来得及引爆,自来水管道网现在依然可以运作。”
“但这仍然不足,撒丁镇的现代化程度非常有限,自来水管道网只覆盖了不到一半的城区面积,剩下的一多半全靠打井取水,且就像刚刚说的已经惨遭博军毒手。”
“即便是乐观估计,我们现在也至少要为城中一半的人口解决基本的生活用水问题,长官,否则由此带来的问题会比饥荒更提前到来。”
“呼——”
在基祖城城防司令部自己专属的办公室里,周正现在正坐在办公桌后,一边翻看着手中报告文件,一边听着阿基尔的当面汇报。
对于此番情况倒是能有所预料因而算不得奇怪,至于说如何解决倒也有对应之法。
“水的问题好解决,我已经提前储备了一批淡水净化设备,中国制造,足够的量。后勤那边很快就会转运到前方交付于你,到时候你来亲自监督分配使用。”
“用这些设备可以净化出足够的雨水来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降雨量不够就打增雨弹,和122火箭炮通用发射架装上去就能用。”
“增雨弹?我们——我们有这样的弹种吗?”
周正此言一出,一下子就把阿基尔惊得离奇。
也难怪,毕竟阿基尔之前所在的叙政府军,那是连常规作战用弹药都要省着打、节约用。
即便不考虑技术上的问题,战斗需求尚且无法很好满足,以叙军那薄薄的军工家底,哪儿来的多余产能去搓那些增雨弹呢?就算俄国人给援助也不会挑这玩意儿给不是?
对此同样是有所准备的周正则径直回道。
“有的,122毫米增雨火箭弹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在中国人手里,这些东西就像沙漠里的沙尘一样要多少有多少。”
“呼风唤雨的能力很伟大吗?确实,中国人在这方面就有很可靠的能力。”
“随便怎么说吧,总之,这批增雨火箭弹会连同净水设备一起交付给你,到时候我还会派技术人员同行过来指导使用,你这边准备好接待即可。”
“至于说食物上的问题——”
翻看手中报告正巧翻到了这一部分的周正稍作沉思,不多时便想到了解决办法。
“我们是不是还缴获了一大批博军的战备物资?我记得有这事对吧。”
“的确是有的,长官。”
在此方面同样做了初步调查的阿基尔立于桌前,打开一直在手的文件夹,从中翻找取出另一份文件递给周正的同时说道。
“恐怕是因为博军第21摩步旅原先准备长期坚守作战,且同时考虑到了被我们切断补给线的缘故,城中的战备物资储量实际上是远超其建制所需的。”
“不论博军销毁和带走的量,单说我们找到的部分,就足以供至少2个整建制旅,维持至少1个月的高强度战斗消耗了。”
“其中的大部分是弹药和油料储备,弹药储备中又有大约30%值得特别注意。”
“它们不是老式的苏制或是俄制弹药,也不是本地粗劣的仿制品,而是未来科技制造的高性能弹药,以152毫米滑翔增程炮弹为主,带有卫星制导套件,数量足有400余枚。”
“不知为何,博军既没销毁也没带走它们。被我们发现时,这些高性能弹药全都封箱储藏在一处位于地下15米深的弹药库里。”
“随箱附带的说明书显示,这些炮弹是适配苏俄制152毫米榴弹炮使用的,并非北约标准。看来未来科技为这种老式炮弹专门生产了改造套件提升性能,又或者专门建设了苏制弹药的生产线也说不定。”
“400枚?倒是数量不少,看来博纳特的心腹爱将,是把这些玩意儿当金蛋埋着等下崽呢。”
了解到此番情况后的周正几乎没做多想,当即做出了决定一笑开口。
“送给你了,阿基尔。”
“这些未来科技炮弹不符合我军炮兵的弹药统一标准,也从没匹配训练过。要用的话虽然不是不行但没有那个必要,我们并不缺这种东西,没必要为了这么一批数量有限、用完拉倒的弹药,投入额外的训练成本。”
“但对你们来说不一样,我指的是你老家的那些战友们。”
“你们缺的就是这种远程精确打击弹药,虽然是高性能弹药里最基础的入门产品,不能指望有过高的战场表现,但胜在通俗易懂、低技术力能迅速上手形成战斗力。”
“况且既然是适配苏俄制152炮,那正好适合你们。再加上我也希望看到,当美国人生产的炮弹落到那些被他们扶持起来的杂种怪胎们头上时,未来科技总部那些大佬们脸上的表情会有多精彩。”
“尤其是当他们知道,这些弹药是从非洲分部流出来,都已经危害到了中东分部利益的时候。”
这种廉价入门级的高性能弹药既然自己不缺,可以用但没必要。
周正变换角度一寻思,还不如用其给未来科技添点堵,给本就够乱的内斗场面再火上浇油。
你未来科技总部不是正缺整治非洲分部的开刀理由吗?
正好,你们缺啥我给你送啥,怕就怕你们的内斗烈度还不够高。
“非洲分部管理无能致使军火外流,严重危害其它分部利益”,这理由拿来整整人想必还是够的。
叙军盟友得了实惠捡了免费炮弹用,欠自己一个不小的人情,外加未来科技内斗我开心,这对周正来说就是妥妥的双赢。
需要付出的,也不过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运输成本而已。
这对于周正如今的身家,坐拥“伏尔加-第聂伯”这一世界第一商业航空运输公司的VIP客户资源来说,压根就不算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