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皇帝的心思
皇帝的暗卫悄然回到京城,快马加鞭地赶往皇宫。夜幕笼罩下的皇宫静谧威严,暗卫避开巡逻的侍卫,闪身进入一间密室。
皇帝早已等候多时,见暗卫进来,神色冷峻,开口问道:“边境战事如何?如实道来。”
暗卫单膝跪地,声音中难掩敬佩:“陛下,杜城将军虽重伤在身,却力揽狂澜,拯救战局于危难,如今敌军已不战而退。”
皇帝听闻此言,紧绷的眉头缓缓松开,却并未露出轻松之色,而是陷入了长久的深思。
他负手在密室中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杜城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此次重伤之下仍能掌控战局,日后若是恢复,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皇帝深知,功高震主的臣子,若不能妥善驾驭,极有可能成为朝堂的隐患。
但杜城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大楚边境的安稳离不开他的守护。
想到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对杜城颇有微词的大臣,听闻此役大捷,又会作何反应?
他们会不会忌惮杜城愈发强大的势力,而在朝中掀起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再者,敌军虽此次不战而退,但狼子野心,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杜城重伤未愈,后续的军事部署该如何安排,才能确保边境长治久安?
是继续倚重杜城,还是借机削弱他的兵权,培养新的将领?
皇帝心中反复权衡,每一种选择都各有利弊。
许久,皇帝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看向暗卫,沉声道:“传朕旨意,对杜城及此次参战立功的将士,厚加赏赐,彰显朕的嘉奖之意。再派太医即刻前往军营,全力医治杜城,务必要让他尽快康复。”
暗卫领命,正欲退下,皇帝又补充道:“密切关注军营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暗卫刚要转身离开,听到皇帝的命令后,又单膝跪地,补充道:“陛下,还有一事。沈翊先生一直陪伴在杜城将军身边……”
皇帝微微挑眉,示意暗卫继续说下去。暗卫条理清晰地汇报:“沈翊先生虽不通军事,但他心思细腻,擅长安抚人心,所以我军军心才会如此团结一致。”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缓缓开口:“一个文人,能在军营之中稳住军心,倒也难得。”
说罢,他轻抚着下巴,继续在密室中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密室里回响。
若不是沈翊执意要辞官,凭他这安抚人心的本事,留在朝堂定能发挥更大作用。
当初和他说了那么多,原本只是想他和杜城保持些距离,却不曾想他倒是直接辞了官。
搞了半天却还是去了杜城身边。
皇帝这是第一次看不懂一个人。
当官当得好好的,非要辞了。
辞就辞了,辞半天说要归隐,结果还去了最危险的地方。
你说这人,奇不奇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