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京城,暑气渐浓。然而朝堂之上的气氛,却比天气更加炙热。
立储大典在即,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虽然表面上一片祥和,但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
林战站在书房中,细细研读着一份密报。这是关于各位皇子近期活动的详细记录。
\"少爷。\"柳如烟推门而入,\"大皇子府上最近动作频繁,似乎在暗中联络朝臣。\"
林战放下密报:\"二皇子那边呢?\"
\"也不安分。\"柳如烟道,\"听说私下拜访了几位重臣,还派人去了江南。\"
林战若有所思。大皇子性格刚烈,但行事莽撞;二皇子城府极深,擅长结党营私。两人都想争储,手段各不相同。
\"三皇子倒是安静。\"柳如烟补充道。
\"越是安静,越要小心。\"林战提醒,\"别忘了,他母家势力最大。\"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通报:\"陛下宣召!\"
林战立即动身入宫。到了御书房,发现几位重臣已经在场。
\"诸位爱卿。\"皇帝开门见山,\"立储大典在即,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先开口。立储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
\"陛下。\"兵部尚书率先发言,\"依臣之见,储君应当文武全才,心系社稷。\"
\"不错。\"礼部侍郎附和,\"更要知人善任,体恤民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就是不肯明确表态支持谁。
皇帝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战身上:\"林爱卿,你怎么看?\"
林战拱手:\"陛下,立储乃国之大事。臣以为,应当选择最适合的人选,而不是最有势力的人选。\"
此言一出,众臣神色各异。有人暗暗点头,也有人面露不悦。
\"说得好!\"皇帝赞许,\"正该如此。不过...\"他话锋一转,\"如何判断谁最适合呢?\"
林战正要回答,突然外面传来急报:大皇子与二皇子在宫中起了冲突!
皇帝脸色一沉:\"传他们来见朕!\"
不多时,两位皇子到场。原来是因为人选安排起了争执,各不相让,这才动起手来。
\"混账!\"皇帝大怒,\"当着满朝文武,成何体统!\"
两位皇子低头认错,但眼中的敌意丝毫未减。
散朝后,林战刚要离开,却被皇帝单独留下。
\"林爱卿。\"皇帝叹息,\"你也看到了,这些皇子...\"
林战明白皇帝的忧虑:\"陛下是担心他们争储会影响朝纲?\"
\"不错。\"皇帝道,\"所以朕想请你帮个忙。\"
\"请陛下明示。\"
\"你暗中观察他们,看看谁最适合继承大统。\"皇帝郑重道,\"朕相信你的判断。\"
林战领命而去,心中却明白这是个烫手山芋。但既然皇帝信任,他也只能接下这个重任。
接下来的日子,林战开始密切关注三位皇子的一举一动。
大皇子性格直爽,但行事冲动。他广结豪门,笼络武将,俨然一副储君姿态。
二皇子则低调许多,但暗地里也在拉拢文官。尤其是一些清流派重臣,都与他交好。
三皇子表面最是安分,却时常出入各个勋贵府邸。他母家势大,朝中不少官员都要给几分薄面。
\"三个人,三种风格。\"林战感叹,\"各有优劣啊。\"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少爷!\"柳如烟急匆匆赶来,\"出事了!江南漕运出了问题!\"
林战一惊:\"怎么回事?\"
原来江南漕运突然中断,大量粮食无法运抵京城。这关系到京城百姓的口粮供应,事关重大。
\"立即查清原因!\"林战下令。
经过调查,发现这竟然是人为所致。有人暗中操控,故意制造混乱。
\"查到是谁干的吗?\"
\"线索指向二皇子府上的人。\"柳如烟禀报,\"但证据不足。\"
林战冷笑:\"这是想趁机立功啊。\"
果然,没过几天,二皇子就主动请缨,要亲赴江南处理漕运问题。
皇帝准奏,二皇子立即启程南下。临行前,还特意来向林战辞行。
\"林大人。\"二皇子笑道,\"江南之事,还望多多支持。\"
林战拱手:\"殿下为国分忧,臣敬佩。\"
二皇子走后,大皇子也坐不住了。他上书请命,要带兵剿灭边境作乱的山匪。
\"这是不甘示弱啊。\"林战摇头。
三皇子依旧沉默,但他的母家却开始频繁活动,拜访朝中重臣。
一时间,朝野上下暗流涌动。三位皇子你来我往,各显神通。
林战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定期向皇帝汇报。但他始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然而,事情很快有了新的变化。
\"少爷,大事不好!\"暗卫来报,\"江南发生暴乱!\"
林战大惊:\"二皇子不是去处理了吗?\"
\"正是因为他的一些举措引发民愤。\"暗卫解释,\"现在情况危急!\"
林战立即入宫面圣。皇帝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怒。
\"废物!\"皇帝怒斥,\"这点事都办不好,如何能担当大任!\"
林战趁机进言:\"陛下,臣愿意前往江南处理此事。\"
皇帝同意了。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说:\"林爱卿,这次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