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拿自己的钱贴补夫子的俸禄?这……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他想争辩,可一想到皇爷爷那张铁板一样的脸,他只得咬紧牙关,低声道:“孙儿遵旨,愿以俸禄补夫子之不足,唯求皇爷爷宽宥。”
“宽宥?”朱元璋斜了他一眼,哼道,“先把事儿办好了再说!退朝!”
朱元璋大手一挥,声音如惊雷炸响。
群臣如受惊的鸟雀般四散而去,个个低着头,生怕被皇上的余怒波及。
朱允炆浑浑噩噩地站起身,锦袍拖在地上,像是突然重了百八十斤,沉得他连步子都迈不开。
他跌跌撞撞走出大殿,脑子里还在回荡着皇爷爷的话,心底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自己这皇太孙的位子,怎就坐得如此憋屈?
刚迈出殿门,他差点撞上一个躬身行礼的内侍。
那内侍低着头,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哼:“殿下,昨儿您在府中饮宴时,三殿下朱允熥进宫了。”
朱允炆脚下一顿,像是被谁狠狠踩了一脚,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了花。
“朱允熥?他来何干?”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莫非是他跪地泣诉,借爷孙之情打动了皇爷爷?”
内侍连忙摇头,帽子上的穗子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不不不,殿下,非也。
是皇上亲自召见三殿下的。”
“亲自召见?”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劈得朱允炆头晕目眩。
他扶住墙,锦袍下的双腿一软,差点没站稳。
不是朱允熥哭着求来的?那就是说……皇爷爷自己想明白了?
这个念头比当众挨板子还让他难受。
朱允炆这几天殚精竭虑,筹划着如何在朝堂上压过这位堂弟,证明自己才是更合格的储君。
他甚至幻想过朱允熥跪在宫门外,涕泪横流地诉说委屈,用孝心换来皇爷爷的怜悯。
可现在看来,他精心准备的“杀招”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软绵绵地没了声响。
更要命的是,朱允熥这小子不仅没费半点力气,还无声无息地把他甩出了十条街!
“怎会如此?”朱允炆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像是对着一只不存在的蚂蚁说话。
“皇爷爷素来刚愎自用,怎可能一日之间改弦更张?朱允熥……你究竟有何神通?”
与此同时,应天府另一角,朱允熥的府邸却是一派轻松惬意。
朱允熥刚从朝堂回来,踢掉了那双硌脚的朝靴,换上一双蓬松的兔毛拖鞋。
脚趾在鞋里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发出满足的叹息。
他往太师椅上一靠,整个人像只晒饱了太阳的猫,嘴角挂着得意的笑。
这一天的庙堂博弈,他如履薄冰,却又稳操胜券,怎能不让人心情大好?
大门“砰”地被推开,茹嫦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脸红得跟刚从蒸笼里捞出来的包子似的,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
她气喘吁吁,手扶着门框嚷道:“殿下,您可真是神了!
皇上居然改了主意,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门口的门子探出半个脑袋,板着脸喊:“暗号!”
茹嫦一愣,转身瞪他,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像个市井泼妇:“暗号?
老娘是谁你还不认识?快开门,别在这儿碍眼!”
“暗号!”门子毫不退让,活像个死守规矩的倔牛,眼神坚定得像是要跟茹嫦杠到底。
茹嫦翻了个白眼,气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真是麻烦!”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咬牙道:“行行行,‘户部’!”
“‘鸡肋’。”门子满意地点点头,退到一边,脸上还带着几分得意的笑。
朱允熥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出声,懒洋洋地挥手:“进来吧,别跟门子较劲了,省点力气说正事。
你刚刚说什么?皇上改主意?”
茹嫦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石桌前,一屁股坐下,袖子扇着风,活像个刚跑完长街的信差。
“我说您简直是算无遗策!
朝堂上谁不知道您那番话大胆得像在龙头上拔毛,可结果呢?
皇上不仅没生气,还全听您的了!
您快说说,这局是怎么破的?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