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殿下!”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只见蒋瓛正策马飞奔而来,速度极快,马蹄声急促地敲击着水泥路面,发出哒哒的声响。他原本看着朱允熥想要喊“皇孙殿下”,但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改口喊道:“三公子!三公子!”
“什么事?看你这么着急。”朱允熥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气喘吁吁的蒋瓛问道。
“老爷子……老爷子叫你立刻回宫!”蒋瓛顾不上喘气,语气急促地说道,“十万火急,不得有丝毫拖延!”
徐妙锦美目中闪过一丝担忧,轻轻地拉了拉朱允熥的衣袖,小心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朱允熥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没事,估计是我藏起来的一些‘好东西’,被皇爷爷知道了。”
说着,朱允熥将目光转向了路旁那支正在缓缓移动的出殡队伍。他们此刻正停在路边休息,队伍中的人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你们觉得这支队伍有什么异样的地方吗?”朱允熥突然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异样?那不就是一支很普通的出殡队伍吗?穿着白色的孝服,拉着棺材……”安王朱楹有些不解地说道,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那支队伍,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朱允熥又将目光投向身旁的蒋瓛,似乎想要听听他的看法。蒋瓛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确实是很普通的一支送葬队伍啊。”
差评!朱允熥在心中默默地给他们的观察力打了个低分。
“你们仔细看,所有的人明明看起来并不十分疲惫,但却都坐在原地休息,这不合常理。出殡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尽快将逝者安葬才是正理。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之下,如果传出去,那就是对逝者的大不敬,会被人指责为不孝。”朱允熥指着那些坐在地上休息的送葬队伍成员,语气平静地分析道。
“再看看他们的葬礼标准。如果是远葬,按照习俗,应该会有飞龙旗之类的仪仗,显得过于繁杂,队伍越大越不好行动,拖延的时间只会越长;如果是近葬,那这支队伍又显得过于简陋了,连纸人纸马这些祭祀用品都没有。这般草率地归葬先辈,既是对逝者的不敬,也是对后辈的不明智之举!”朱允熥继续分析道,他的目光如同锐利的鹰隼,似乎能够洞穿一切伪装。
“我敢断定,他们绝对不是一支普通的送葬队伍!”朱允熥语气肯定地说道。
“蒋瓛,你立刻去将那五个所谓的‘孝子’,一个不落地给我叫过来,就说我这里有赏钱要给他们。同时,安排你手下的人悄悄地埋伏在四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对了,记得在周围的树上也安排几个身手敏捷的,居高临下,形成一个立体的监控网络!”朱允熥有条不紊地吩咐道,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有这个必要吗?安王朱楹和徐妙锦对视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疑惑。在他们看来,这似乎只是一支普通的送葬队伍,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然而,如果此刻站在这里的是杨士奇,他或许就能理解朱允熥为何会如此谨慎。因为当初在安排水泥工厂的选址时,朱允熥就曾经仔细分析过各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甚至考虑到了工厂距离城池太近和太远的潜在风险。他心思之缜密,习惯于从各种细微之处入手,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判断。这种能力,使得他能够从看似简单和看似复杂的表象中,敏锐地挑出隐藏的破绽,而这正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蒋瓛虽然心中也有些疑惑,但他深知朱允熥的过人之处,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走上前去,将那五位穿着孝服的年轻人叫了过来。这五位“孝子”看到蒋瓛衣着光鲜,身上的花纹繁复而精致,知道他是个不小的官员,彼此扭捏了片刻后,还是按照他的吩咐,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朱允熥的面前。
第一位“孝子”走到朱允熥跟前,略显拘谨地拱了拱手,语气生硬地说道:“你好!”
朱允熥面色平静,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意味说道:“节哀顺变。”
“请问,棺中归葬的是您的母亲还是父亲?”朱允熥看似随意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