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仙。
原威州刺史。
蒙古在野狐岭之战中,大败金军,攻陷抚州,威州也被蒙古人劫掠。
作为威州刺史的武仙面对蒙古人的烧杀抢掠,坚决抵抗,虽抵挡不住蒙古人,但也杀至只剩四十人,才无奈遁入南阳留山中。
武仙幼时在道观学过道,知天文地理,善蛊惑人心。
他利用留山的地形稳住阵脚,开始招募流民、建立政权、劫掠资源,短期内又聚集了十万大军,声势浩大。
大金朝廷也适时抛来了橄榄枝,封其为恒山公,成为河北九公实力最强者。
武仙是汉人,他痛恨蒙古人烧杀抢掠、也痛恨南宋软弱无能,所以他认可金人的统治,而且认为大金已经汉化了,现在都城都搬到开封这个中原之地,自古得中原者才算是正统。
这次,武仙进攻宋朝,主要是觉得宋朝软弱可欺。粮草、地盘、军备这些,没有了直接去宋朝抢就行了。
另外,经过和蒙古人一战,武仙明白蒙古人必然还会再来。若能像宋人那般,占据襄阳、汉中甚至川蜀这样易守难攻的据点,他才有信心再面对蒙古人。
武仙的内心深处,还是被蒙古人打怕了,想占据有利地形,以对抗蒙古人。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宋人突然变得这么顽强,他第一个目标枣阳,就没攻下。
好在,只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计策,下一个目标就是襄阳。
若能引来汉中守军沿水路来援,那就是他趁机拿下汉中的机会!
不过,想想最近突然冒出来的武符军,他就生气。
一只区区两百人的队伍,居然敢在他大军眼皮底下捣乱,这是活的不耐烦了。
武仙几次围困、设计、想要灭了这群自称武符军的家伙,但是他发现,其指挥人员异常狡猾,总能在他围困之前逃出包围。
而且,其战斗力的确强悍,来去如风,让他头疼不已。
“刘整,金人要攻襄阳了,打退他们!”
玉奴冷着脸对刘整说道,他的身边还站着一只“走地鸡”。
李勇传授给神雕的坤拳,练的是飞絮劲,加上重新锻炼翅膀,已经拿回了飞行的能力。
武符军能像开了天眼一样的,在十万大军的眼皮底下来去自如,就是因为有神雕在高空中侦查。
当然,神雕并不会说话,但是李勇能懂他的“坤语”,飞回念慈岛上,李勇转化成书信,教给玉奴就行了。
李勇也体会了一把宋帝和校长远程微操的乐趣,不过只是体验了一把而已,指挥权还是交给刘整。
“哼!你不是不插手指挥吗?难道说话不算话!”
刘整一脸的不满,但是显然收着脾气了,对玉奴充满忌惮。
刘整并不全是忌惮玉奴是公子的贴身侍女的身份,他同样忌惮玉奴本身。
刘整原本以为玉奴只是负责监视他,就像监军一样,但是战斗中她也出手的。
手中三尺青锋,杀敌如割草,看的刘整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都感觉背后发凉。
显然,玉奴练的越女剑法,已得其神,不再是那些空有其表的招式了。
当年,越女剑阿青,也是战场上打出的无敌名声。
敌人遇到武符军的爆炸弓、斩马飞刀和荆棘盾,有可能受伤甚至残废,但至少有活命的机会。
但若是遇到,这看似弱小的小姑娘,那等于阎王点名了。
三尺青锋一出,敌人成片的倒下,而且全都是要害中剑,根本没有活命的可能。
刘整暗中都叫玉奴女阎王。
“平时我自然绝不插手你的指挥,公子也只是为你提供情报,但这次不通。”
“公子要乘船去临安,金人铁锁横江,拦住了去路,我等需为公子开路!”
“公子救了你们,还提升你们的内力,给你们武符,让你们成为强大的武符军,却从没要求你们回报什么。”
“现在,就这点要求,你们不会不愿意吧?”
玉奴抚摸着手中青锋剑,不管是刘整还是武符军的士卒,都感觉后背发寒。
“自当为公子开路!”
“为公子开路!”
刘整大喊一声,武符军齐声呐喊。
李勇没想到,自己只是通知武符军一声,自己要去临安,以后就没有空中优势和消息的辅助了。没想到玉奴还要送他一份大礼。
念慈岛在襄阳边汉水的上游。
金人攻打襄阳城,需要渡过汉水,采取的是铁锁横江,引舟横渡的办法。
原本,李勇只要骑马绕过襄阳,从汉水的下游登船即可。
没想到玉奴却传信,说武符军将为他开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武符军现在都打出名声了,李勇却没要求过他们什么,现在能主动为李勇开路,那就却之不恭了。
武仙亲自率兵攻打襄阳,遭遇了守城宋军的顽强抵抗。
仅仅只是拿下河岸,就损失了不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