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缅国漆器(2 / 2)

那架势,好像是吃定沈世杰一样。

“行!那你们拿去城市看看吧!”沈世杰本来就不太想要,经过那小子一闹,干脆放弃。

这助攻来得好呀!

见沈世杰这无所谓的态度,妇女慌了。只有她儿子还觉得沈世杰是在虚张声势,想要低价买走他家的宝物,不管自己母亲怎么说,他都不退让,反而责怪母亲,让她什么都不要管。

沈世杰耸了耸肩,看下一个人的。

“我就不信了,你们不要,有的是人要,我明天拿去其他地方问问,你们都等着后悔吧!”那小子放狠话。

他口中的你们,不止楚健等人,还包括了其他村民。

在他看来,其他人的东西也被低价收购了。

一个村,总会有几个贪心不足的刺头,李维见怪不怪。这种情况,即便是在国内都避免不了,更何况这种地方?

“老板,我这东西是李先生家送的。”下一位跟沈世杰说道。

李先生就是那位曾经在他们村的华人。

沈世杰接过,是一枚图章,也就是印章,是一块青田石雕刻的,品相相当好,他一看就喜欢了。

印章作为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犹如一朵奇葩。

它的起源,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经产生。如今的印章,已成为一种独特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瑰宝。

其在各个历史时期,有过众多的别称,有些是因为用途上的差异,有些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比如在周代,印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用印制度规定,唯天子才可称玺。至此,玺印又成为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的象征。汉承秦制,皇帝称玺,一般臣下称印、印章或章。

隋唐以后的官印,尺寸逐渐变大,多为九鼎文。武则天执政后,因恶“玺”音同死,下令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作为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一直沿袭到清代。

此外,印章还有一些别称,如宋代的“记”、“朱记”、“合同”,元代盛行的“押”,明代的“关防”、“符”、“契”、“信”等等,清代以后逐渐淘汰,唯有“印”、“章”延续至今。

沈世杰没记错的话,首先对篆刻艺术大加倡导的,是宋末元初的赵孟頫,同时他也是最先采用青田灯光冻石刻印的名家。

明清时代印人群起,追逼秦汉。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品。

“嗯!是件好东西,我出两千万缅币。”沈世杰说道。

这数额跟刚才那小子要的一样,让人感觉他在戏谑那小子。

“好,谢谢老板!”那人立即答应。

他怕像刚才那小子一样,最后东西砸在自己手里,那不得后悔死?

讲真,刚才那小子要是他儿子,他得把那小子的腿都打断。

真以为拿到外面去,人家就会给高价?就会不坑人?

有一说一,本国商人更坑,他们宁愿将东西卖给华商,华商更加公道,更讲信誉。这是他们很多本地人的共识。

最新小说: 同时穿越:即将团灭 人在聊天群,成了天帝的金手指 全职法师:一天一精魄!最强禁咒 斗罗:重生金乌,被比比东带回家 成龙历险记:我,镜神,主宰恐惧 斗罗:这个魂师有亿点点小运气 斗罗:雷神降世,武魂雷伊 诛仙:天道崩塌,我,唯有一剑! 全职法师:一秒一个进化点 斗罗:天命青龙,我乃人间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