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辰决定改变策略,他开始在朝堂上散布一些关于墨轩的谣言。他指使自己的亲信在朝堂上私下议论,说墨轩推行新政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新政的一些措施会损害朝廷官员的利益,还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些谣言很快在朝堂上传播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开始对墨轩产生了怀疑。在一次朝堂会议上,一位平时与顾辰关系较好的大臣站起来,装作一脸忧虑地对墨轩说道:“墨大人,近日听闻新政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还有传言说您推行新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朝廷和百姓的死活。不知此事是否属实?还望墨大人能给大家一个解释。”
墨轩心中一惊,他没想到顾辰竟然会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他镇定自若地站起来,向皇帝行礼后,目光扫视了一圈朝堂,然后大声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这纯属无稽之谈,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企图扰乱新政的推行。新政的推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提高朝廷的治理效率,改善百姓的生活,增强国家的实力。我一直秉持着公正无私的原则,尽心尽力地推动新政,从未有过任何谋取私利的想法。这些谣言必定是有人心怀不轨,恶意中伤。”
然而,还是有一些大臣对墨轩的话半信半疑。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他看着墨轩说道:“墨轩,朕希望你能尽快查明谣言的源头,给朝廷一个交代。新政关乎国家的未来,不容有任何闪失。”
“是,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墨轩说道,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还自己一个清白,同时也要让顾辰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散会后,墨轩回到府邸,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这场与顾辰的斗争已经愈发激烈,自己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
“大人,有一位自称是您故交的人求见。”管家走进书房,向墨轩禀报道。
墨轩心中疑惑,自己在京城并没有什么故交突然来访。“请他进来吧。”墨轩说道。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朴素长袍的中年人走进了书房。墨轩看着眼前的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阁下是?”墨轩问道。
中年人微微一笑,说道:“墨大人,久仰大名。我今日冒昧来访,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告知您。我本是顾辰府上的一名下人,实在看不惯顾辰的所作所为,所以决定来向您揭露他的阴谋。”
墨轩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快请坐。不知您要揭露何事?”
中年人坐下后,说道:“大人,朝堂上的那些谣言都是顾辰指使手下人散布的。他还买通了一些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配合他,给您制造麻烦。他的目的就是想破坏新政的推行,让您在朝堂上失去信任。”墨轩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果然是他!你为何要帮我?”
中年人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我在顾辰府上多年,深知他的为人。他骄横跋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我虽然只是一个下人,但也知道新政是为了国家好。我不想看到他这样破坏新政,所以决定站出来。”
墨轩看着中年人,说道:“你放心,你的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日后若有需要,我定会报答你。现在,你能否提供一些证据,证明这些谣言是顾辰散布的?”
中年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墨轩,说道:“大人,这是我偶然间偷听到顾辰和他的谋士商量此事时,偷偷记录下来的一些内容。里面详细记载了他们散布谣言的计划和参与此事的官员名单。”
墨轩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有了这个,我看顾辰还如何狡辩。”
墨轩立刻召集自己的亲信,商议如何应对此事。他们决定在下次朝堂会议上,将顾辰的阴谋彻底揭露。
与此同时,顾辰还在为自己的计划暗自得意。他觉得墨轩这次肯定在劫难逃,很快就会在朝堂上声名狼藉,被迫放弃新政。想到墨轩落魄的模样,顾辰忍不住在书房中放声大笑起来。
“大人,您为何如此高兴?”一名幕僚走进书房,看到顾辰满脸笑意,好奇地问道。
顾辰得意洋洋地说道:“那墨轩被我算计得死死的,朝堂上那些谣言已经让他焦头烂额。过不了多久,他就得乖乖滚出朝堂,苏婉也会看清他的真面目,回到我身边。哈哈哈哈!”
幕僚微微皱眉,提醒道:“大人,虽说目前局势对我们有利,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墨轩此人颇为聪明,万一他查到了什么……”
顾辰不屑地摆摆手:“能查到什么?我做事向来谨慎,那些参与此事的人都被我叮嘱过,量他们也不敢泄露半句。墨轩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找不到证据。”
然而,顾辰万万没想到,他府中的下人早已将关键证据送到了墨轩手中。
很快,又一次朝堂会议来临。大臣们齐聚一堂,气氛略显压抑。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目光扫过众人,说道:“上次朝堂提及新政谣言之事,墨轩,你可查得如何?”
墨轩走出队列,恭敬地向皇帝行礼,然后大声说道:“陛下,经过臣的多方查证,已查明此次谣言的幕后主使正是顾辰大人。”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惊讶的目光在墨轩和顾辰之间来回流转。
顾辰脸色骤变,他立刻站出来反驳:“墨轩,你休要血口喷人!空口无凭,竟敢污蔑于我。”
墨轩冷笑一声,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拿出那封信,说道:“顾大人,证据在此。这是从你府上流出的信件,详细记录了你与谋士商议散布谣言、买通官员的计划,以及参与此事的官员名单。”
说罢,墨轩将信件呈给皇帝身边的太监,由太监转呈给皇帝。皇帝看完信件后,脸色铁青,怒目注视着顾辰:“顾辰,你还有何话说?”
顾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墨轩手中的信件,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事情会被人泄露,而且证据还落到了墨轩手里。他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嗫嚅着辩解道:“陛下,这……这肯定是墨轩伪造的证据,是他故意陷害微臣。”
墨轩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为证此事真假,可传参与此事的官员前来对峙,也可将顾辰府上相关人员带来审问。真相究竟如何,一问便知。”
皇帝沉吟片刻,下令道:“来人,即刻传信上所列官员进宫,再去顾辰府上把相关人等一并带来。”
不多时,被点名的官员和顾辰府上的一些下人被带到朝堂。面对确凿的证据和众人的质问,这些人纷纷低头认罪,承认是受顾辰指使,参与了散布谣言、破坏新政的阴谋。
顾辰听到这些人的招供,如遭雷击,瘫倒在地。他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绝望,没想到自己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皇帝怒不可遏,拍着龙椅扶手怒斥道:“顾辰,你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效力,竟为一己私欲,使出如此卑劣手段,妄图破坏新政,扰乱朝堂。朕实在是对你失望至极!”
顾辰泪流满面,磕头如捣蒜,哀求道:“陛下,臣知罪了,请陛下从轻发落。”
皇帝冷哼一声:“从轻发落?你犯下如此大罪,若不严惩,何以服众?来人,将顾辰革职查办,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侍卫们上前将顾辰拖出朝堂。顾辰在被拖走的过程中,眼神怨毒地看向墨轩,嘴里不停地咒骂着:“墨轩,你别得意,我不会放过你的……”
墨轩看着顾辰被带走的背影,心中并无太多喜悦。这场争斗虽然胜利了,但他深知朝堂之路依旧充满坎坷,新政的推行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处理完顾辰之事后,皇帝看着墨轩,语重心长地说道:“墨轩,此次你受了委屈。但新政关乎国家兴衰,朕希望你不要因此事而气馁,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朕会全力支持你。”
墨轩感激涕零,跪地叩谢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重托,全力以赴推行新政,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退朝后,大臣们纷纷围上墨轩,有的对他表示祝贺,有的则虚心请教新政相关事宜。墨轩一一耐心回应,他知道,经过这场风波,新政得到了皇帝更坚定的支持,也让更多大臣看到了新政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难得的推进契机。
而苏婉在得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心中既为墨轩感到骄傲,又后怕不已。她深知墨轩一路走来的艰辛,也明白这场斗争的凶险。当墨轩回到府邸时,苏婉早早地在门口等候。看到墨轩平安归来,她眼眶泛红,快步迎上前去。
“墨轩,你没事真是太好了。”苏婉紧紧抱住墨轩,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墨轩轻轻拍着苏婉的背,安慰道:“我没事,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不会再让你为我担心了。”
苏婉抬起头,看着墨轩,眼中满是爱意和敬佩:“墨轩,你真的太了不起了。这次多亏了你有勇有谋,才能揭露顾辰的阴谋。”
墨轩微笑着说道:“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很多支持新政、正义之士的帮助。而且,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国家,我必须要赢。”
两人相拥站在府邸门口,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经过这场私下冲突引发的激烈斗争,墨轩和苏婉的感情更加深厚,而墨轩也将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支持,在新政推行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挥洒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此后,京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这场朝堂风云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被长久地传颂着。它不仅见证了一位忠臣为国家大义的不懈奋斗,也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