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德刺杀案看似尘埃落定之后,京城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朝堂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刘墉自从察觉到此案背后可能隐藏着针对自己的阴谋后,便时刻保持着警惕,暗中留意着朝中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刘墉深知,那些对他心怀不满的官员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这次刺杀案虽未成功将他牵连进去,但他们必定还会寻找新的机会来对付自己。他每日上朝,看着那些官员们虚伪的笑容,心中便明白,危险并未真正解除。
一日,刘墉像往常一样在府中处理事务,管家前来通报,说有一位自称是陈德旧友的人求见。刘墉心中一动,立刻吩咐将此人带到书房。
来者是一个身材矮小、面容憔悴的男子,名叫赫连二。他见到刘墉后,扑通一声跪下,说道:“刘大人,小人赫连二,是陈德的旧相识。我知道陈德行刺一事背后有隐情,特来告知大人。”
刘墉赶忙扶起赫连二,说道:“你莫要慌张,慢慢说来。”
赫连二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大人有所不知,陈德原本虽生活困苦,但也从未有过行刺皇上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在他行刺前几日,我曾见他与一个神秘人接触。那神秘人衣着华丽,气质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两人在一处偏僻的茶馆密谈许久,之后陈德便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忧心忡忡,还跟我说他可能要做一件大事,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也可能会因此丢了性命。”
刘墉眉头紧皱,追问道:“你可看清那神秘人的模样?能否再找到此人?”
赫连二面露难色,说道:“小人当时只匆匆瞥了一眼,那神秘人面容有些模糊,而且之后我也再没见过他。不过小人记得,那神秘人说话带着些外地口音,好像是河南西部或者山西一带的。”
刘墉沉思片刻,说道:“此事重大,你且先回去,若再有什么线索,即刻来告知我。”说罢,他吩咐管家取来一些银子,递给赫连二,“这些银子你拿着,权当是对你的酬谢,回去后莫要声张此事。”
赫连二千恩万谢地离去后,刘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带有山西或河南西部口音的神秘人,背后指使陈德行刺,看来此事背后的势力绝不简单。他决定从山西或河南西部官员入手,暗中调查朝中哪些官员近期行动诡异。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另一处宅院里,那日参与谋划刺杀刘墉的几个官员又聚在了一起。
“刘墉那老狐狸,竟然没被牵扯进去,真是可恶!”满脸横肉的官员愤怒地说道,一边说一边用力拍打着桌子。
“哼,这次算他运气好。不过咱们不能就此放弃,得再想个办法,彻底扳倒他。”瘦高个官员阴沉着脸说道。
这时,师爷缓缓开了口:“各位大人莫急,我倒是又有一计。听闻刘墉在山东老家有个远房亲戚,平日里打着刘墉的旗号在当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咱们可以派人去把这些事宣扬出去,再收集一些所谓的证据,呈给皇上。到时候,就算刘墉不知情,皇上也定会对他心生不满。”
众人听后,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好计,就这么办!”横肉官员说道,“不过此事要做得隐秘,不能让刘墉察觉到是我们在背后搞鬼。”
而刘墉这边,已经通过自己的人脉开始暗中调查山西和河南西部官员。他发现,原山西长治县令如今已经升任户部侍郎的赵国志,曾经在我和刘墉早期游历、深陷长治牢狱时帮助过我们,近期与一些富商来往密切,而且这些富商的生意似乎与朝廷的一些政策变动息息相关。刘墉觉得赵国志十分可疑,决定对他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刘墉派了自己的心腹家丁,伪装成商人,与赵国志身边的人接触。经过一番周折,家丁打听到,赵国志近期确实频繁与一个神秘人会面,而且每次会面后,赵国志都会显得心事重重。
刘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更加笃定,赵国志极有可能与陈德行刺案背后的阴谋有关。但他深知,仅凭这些线索还不足以揭露真相,还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
就在刘墉紧锣密鼓地调查赵国志时,山东那边传来了一些对他不利的消息。一些百姓联名上书,状告刘墉的远房亲戚在当地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还声称这些恶行都是打着刘墉的旗号。
刘墉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惊。他明白,这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陷害他。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山东,让在山东的刘希鹏暗地里彻查此事,还自己一个清白。
而朝堂之上,一些官员也开始趁机向嘉庆皇帝进言,要求严惩刘墉,说他管教不严,纵容亲戚胡作非为,有失朝廷大臣的风范。
嘉庆皇帝看着这些奏折,心中十分纠结。他深知刘墉是个忠臣,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劳,但这些百姓的状告又不得不让他重视。于是,他下旨让刘墉尽快查清此事,给朝廷和百姓一个交代。
刘墉接到圣旨后,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危机之中。一方面要应对朝中官员的弹劾,另一方面要尽快查明山东之事的真相,还要继续追查陈德行刺案背后的阴谋。但他并未因此而慌乱,他知道,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不能让那些幕后黑手得逞。
再说山东的刘希鹏,与当地官员迅速展开了对刘墉远房亲戚恶行的调查。他们深入民间,挨家挨户地询问百姓,收集证据。
经过几日的明察暗访,他们发现,刘墉的这位远房亲戚平日里为人老实,只是因为一些生意上的纠纷,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权霸。这个权霸为了报复,便买通了一些人,伪造证据,联名上书诬陷他,并故意将此事与刘墉联系在一起。
刘墉得知后,心中大喜,他深知,只要有了这些证据,便能在朝堂上洗刷自己的冤屈。
与此同时,刘墉的心腹家丁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赵国志的师爷。这位师爷因为与赵国志发生了一些矛盾,心中正有怨气,在刘墉家丁的威逼利诱下,他决定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师爷透露,赵国志确实与人勾结。这个人是一个庞大势力的代表,他们企图通过影响朝廷政策,为自己谋取巨额利益。而陈德行刺案,正是他们策划的一场阴谋,目的就是想借此扳倒刘墉,因为刘墉一直主张的一些政策,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利益。
师爷还提供了赵国志与神秘人往来的信件,信件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阴谋计划。刘墉拿到这份证据后,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一部分,但他知道,这背后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庞大复杂。
当刘墉将证据呈到嘉庆皇帝面前时,皇帝龙颜大怒。他没想到,朝堂之上竟然有官员敢如此胆大妄为,勾结势力,陷害忠良。
“刘爱卿,辛苦你了。若不是你一心为公,坚持不懈地追查,朕险些就被这些小人蒙蔽了。”嘉庆皇帝看着刘墉,眼中充满了愧疚说道。
“皇上,臣受皇恩浩荡,自当为皇上分忧,为朝廷铲除这些奸佞之徒。”刘墉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