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进翰林院的门路
李孜省亲自登张府门,依然是走后门,这次带来了心腹幕僚庞顷。
张峦这边也跟上次不同,带上儿子张延龄出来迎接李孜省。
“来瞻,你可一定要相信我,你调太常寺少卿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
李孜省一脸懊恼道,“陛下曾在我面前提过,说在此事上,对你不加奖惩,我原本还沾沾自喜,觉得成功帮你在士林中赚取好名声,算是帮到了你,谁知结果却……唉!”
经过张延龄开导,张峦此时心态已经放平和了,再加上此时儿子就在身旁,他到底要装一下。
张峦摆手道:“李侍郎您不必解释,在下什么都明白。太常寺少卿同为正四品,也挺好。”
“唉!”
李孜省叹息过后,才跟张峦一起进了后罩房。
二人坐下来,身后各立了一人,李孜省并不觉得这样有多突兀。
“来瞻,太常寺这地方,太过鱼龙混杂,哪怕是给你实缺的太常寺少卿,往往也没什么事给你做。
“不过,你放宽心,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想办法把你给调出来,以我在朝中的人脉,把你弄到通政使司,或者恢复鸿胪寺卿的官职,都不难。”
李孜省开始给张峦画大饼。
张峦刚当上太子岳丈那会儿,李孜省说帮他混个实缺的鸿胪寺卿,他是相信且充满期待的。
但等他当过几天鸿胪寺卿后,就知道这种承诺很不靠谱。
我一个太子的岳父,想在朝中当官,没有皇帝的首肯能办到么
别开玩笑了!
官当得大不大并不重要,关键是我要给皇帝治病,这就太过难为人了……既如此,我干嘛不等半年后,让我女婿给我委派个好差事呢
李孜省见张峦一脸平静,似已不信任他,急忙又道:“来瞻,你到底是何心思或者说,你想去哪个衙门但凡你提出来,我都会尽力帮你争取。”
“我……”
张峦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
张延龄连忙替父亲作答:“李仙长,家父说,他生平有一志愿,进翰林院混个最基本的差事,哪怕只是帮人修修书,增长下见闻,也是好的。”
“啊!”
李孜省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张峦点头不迭:“对对,我想进翰林院。”
李孜省皱眉不已,道:“这翰林院……从来不是什么显贵之所,以来瞻你正四品的官职,进了翰林院……高不成低不就啊。另外,虽然翰林院看起来是个清水衙门,无钱又无权,可真要进去……还是挺难的。”
张延龄心说,不难还不找你呢。
庞顷在旁解释:“非进士出身的人,进到翰林院中,最多是做一些边缘的差事,怕是配不上张先生这样的大才。”
张峦拍着胸脯道:“庞先生实在太过抬举我了,我就是个普通人,进翰林院乃我毕生梦想。我本身是要进北雍就学的,谁知道……中途出了那么多事,现在想回去修习也不行,所以才想着到翰林院……”
“来瞻,人往高处走,这是对的。”
李孜省打断张峦的话,笑着道,“你有心进翰林院,让自己在士林中声名广播,无可厚非。行,这件事,我答应下来了,但我可没法保证会如你所愿,只能说会全力帮你争取。”
张峦喜出望外,赶紧拱手:“多谢。”
显然张峦也没想到李孜省真会表态帮忙。
不由想起之前出门来迎客时儿子交待过的话……现在李孜省觉得愧对于你,又要利用你,只要你提出个不是很过分且在他能力范围内的事,他都会想方设法帮你完成。
如果你平时说要去翰林院,他非嘲笑你看不清形势。
翰林院每隔三年才会招收三个鼎甲进士外加二十多个遴选上来的庶吉士……有的年景还不选庶吉士……只有当过翰林才有机会问鼎阁臣,但凡是在翰林院中深造过的朝官,出来后都是个顶个名声显赫。
换作吏治清明的弘治年间,想以监生的身份进翰林院,想都别想,大概也只有成化末年朝廷一片乌烟瘴气的时候,才有机会。
“来瞻,上次跟你说的事……”
李孜省先是答应了张峦提请,现在就轮到他提出自己的请求了。
张峦道:“已经在推算,有些许眉目了,明日就会将结果送到您府上。”
“好好好。”
李孜省非常高兴,冲着张峦表明态度,“还是那句话,我维护你周全之心从无改变,这次的事或是我办事不力,让你受了委屈,但我会倾尽全力弥补。进翰林院……对他人来说不可能,但要是你的话……无论如何我也不会让你失望,请相信我的诚意!”
张峦神色波澜不惊,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心中却高呼,吾儿圣明。
……
……
“道爷,您不是说真的吧帮张来瞻进翰林院凭啥您自己都没机会进翰林院呢!”
刚出张府,庞顷就开始唱起了反调。
在张家他不好意思拂了李孜省的面子,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将这件事的困难程度跟李孜省说清楚,毕竟他自诩为称职的幕僚。
“我自己当然进不去,但来瞻不一样。”
李孜省一脸淡然。
“哪里不一样了都是生员出身,他不过就是挂了个监生之名,却根本就没进去读几天书……再就是多个东宫岳丈的名头而已。”
庞顷不屑道。
李孜省却道:“啧啧,你听听,你自己说出来都能感觉到我跟他之间大不一样。其实你还落了一点,张来瞻乃清流文人出身,而我却是个方士。让他以太常寺少卿、监生的身份,做翰林编修,真的有那么难未必吧!”
……
……
徐琼府宅。
这边获悉张峦被迁了太常寺少卿后,徐琼瞬间心里平衡了许多,毕竟张峦才刚入朝,连个进士都没考上,更别说像他这样鼎甲出身的存在。朝廷直接就给授了个鸿胪寺卿的实缺,实在让人心有不忿。
这天鸿胪寺少卿齐章登门拜访。
“徐侍郎,您应该已知晓张鸿胪外迁之事了吧”齐章问道。
“嗯。”
徐琼点头,“来瞻他初入官场,难在鸿胪寺卿的位子上施展才能,陛下调他去太常寺,想来也是希望他多接受历练。”
齐章好奇地问道:“可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啊”
徐琼不答反问:“莫非你对此安排有疑虑”
“我是说……您想啊,当日李侍郎宴请张鸿胪,礼遇有加,还特意请来礼部倪侍郎作陪……李侍郎对张鸿胪何等器重
“这才没过几天,张鸿胪就上疏参劾李侍郎,甚至将李侍郎的……左侍郎之位都给弄没了。随后张鸿胪就被外迁太常寺少卿,这简直是……”
齐章显然想不明白背后的诀窍。
前几天还是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儿,在朝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说是同党都毫不为过,结果一扭头就闹掰了
以李孜省的权势,张峦真敢这么干,今后还不得倒大霉
就算不宰了张峦,至少也让他以后在朝中混不下去。
徐琼显然没齐章那么多心思,微笑以对:“来瞻参劾李银台,回头自己也丢了官,这不很正常吗”
“所以说……”
齐章问道,“张鸿胪正是因为参劾了李侍郎,遭到报复,才外迁太常寺”
“可能吧。”
徐琼耸耸肩道。
齐章叹息一声:“那就如外间所言,张鸿胪还真是敢作敢为,实乃铁骨铮铮的谏臣……先前表面上投靠李侍郎,假意逢迎,却是在搜集李侍郎卖官鬻爵的罪证,拿到后就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危险上疏弹劾,以维护朝纲,此等气节可真少见。”
“你说什么”
徐琼听到齐章对张峦如此评价,不由大跌眼镜。
心说一声好家伙。
张来瞻刚入朝,连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呢,就换来了铮臣名声谁说李孜省是在卖官鬻爵的
那你们会不会觉得,我这个通过李孜省提拔上来的吏部右侍郎,也是通过贿赂才得来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