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办事无须直接
朱骥从刘府出来,当即便返回北镇抚司衙门。
还没到衙门口,这边就有人前来通知他,说是前提督东厂太监,如今已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韦泰正在里面等他。
朱骥吓了一大跳。
无论现在韦泰是否提督东厂,未来的厂公多半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乃韦泰手下。
“向韦公公请安。”
朱骥赶紧进去,说是请安,却直接跪在地上磕头。
韦泰坐在那儿,手里端着茶碗,却没有喝茶。
此时他身侧还站着一个人,正是覃昌的侄子覃云。
虽然覃云只是锦衣卫百户,但人家好歹“根正苗红”,再加上覃云与太子妃的娘家人关系密切,多次奉命前去保护和近距离监视,另外覃云的伯父覃昌曾是韦泰的上司,就算只是个百户,也可以在韦泰来访时陪伴在侧。
“起来吧。”
说到这儿,韦泰放下茶碗,目光炯炯地盯着朱骥,道,“咱家来,是问有关通州仓案进展……你且与咱家说说。”
朱骥站起身,目光不由落在列在一旁负责具体审问案犯的锦衣卫千户牟斌身上,不由琢磨开了,不会在我回来前,他就已经什么都跟眼前这位印公说了吧。要真是如此,我再说什么,都只是画蛇添足,甚至有遮掩嫌疑!
韦泰见朱骥一时没回答,不由皱眉问道:“怎么,涉案人等没到案”
朱骥道:“人已全部抓进来了。”
“那是他们不肯招认还是说,人太多,说得又太杂,你一时总结不好”韦泰非常熟悉这群人的德性,上来先给了朱骥一个台阶下。
朱骥赶紧道:“回韦公公的话,那些人确有招认,但所说难以形成完整的人证链条,现在正在搜集物证。”
“呵呵。”
韦泰冷笑不已,讽刺道,“你这人说话可真有意思……这是贪腐案,所谓的证据,难道是找到他们贪墨钱粮的账簿他们会给你留下物证再或是你觉得,把一些钱粮找出来,指着说明是他们贪墨的”
朱骥一听,就知道韦泰带着火气前来。
至少在韦泰荣升司礼监掌印这段时间里,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没有前去拜见,更没有送上一份礼物朝贺,就显得很不够意思。
且这次他明显有意顺着韦泰的话,给自己找台阶下,能得来韦泰的善意就怪了。
朱骥只能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道:“卑职还在细查。”
韦泰皱眉道:“咱家是替陛下来问的……你查到了什么,可以一五一十跟咱家说了……”
朱骥脸色变得很难看,随即道:“有案犯将矛头对准了已死的户部左侍郎孙仁,说他背后藏着个小圈子,很多官员加入其中,也有说前御马监掌印中官梁芳乃主谋,包括南京镇守太监钱能等人为虎作伥……”
韦泰微微颔首,一伸手道:“既有口供,拿来一瞧。”
显然韦泰不是第一次跟锦衣卫的人打交道,作为曾经的东厂厂公,可不会被朱骥的小伎俩给蒙骗。
光嘴上说是没用的,知道你小子不老实,那我只能看画过押的证据。
“来人,将招供的供状拿出来,给韦公一览。”
朱骥说这话时,特意面向牟斌,目光阴冷如刀,暗示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我让你去拿,你要根据我刚才的应答,把哪些能给上官看的,哪些不能看的给遴选好,别给我惹乱子。
……
……
牟斌到底会做事。
没过多久就把一摞口供给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交给韦泰。
韦泰其实只是随便翻阅了一下,他没心思去严格看这些供状的内容是什么,且他门清,有关诏狱内的审讯,多只是走个过场,基本上先给你认定事实,然后暴打拷问一顿,那你就只能按照我们所说的内容招供。
对于一般的文臣来说,这种手段可说是百试百灵。
文臣在朝堂上,那是一个比一个硬骨头,可到了诏狱里,管你什么气节,先挨上一顿毒打,立即就变老实了,因为死在这儿,不会成全你的名节,且别人也不会知道你在里面到底是否有气节。
因为诏狱本就是个暗箱操作的地方,早点儿离开这里,发配到三法司衙门,或还有一线生机。
“挺好。”
韦泰草草将供状看完,交还给牟斌道,“给咱家列一份详细点儿的,专挑重点说,明日咱家要拿去给陛下御览……知道该怎么做吧”
“是。”
牟斌心下惊恐不已。
拿过来的证据,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至少没往万安和刘吉身上赖那种供述,就算是牵扯到户部尚书李敏,或是朝中一些政治派系的大员,也都被压了下来。
但要是明天案情汇报到皇帝那儿,问题可就大了。
要是皇帝派人来详查,发现事情跟他们奏报上去的不一样,倒霉的肯定不是朱骥,而是他们这些实际办事的人。
说白了,事发了,总要有人出来背黑锅。
朱骥这样当长官的,怎么可能会亲自背
……
……
韦泰好像个不谙世事的马大哈,甚至没仔细询问案情和调查卷宗,就施施然走了。
可他的离开,却让锦衣卫上下非常难受。
“都督大人。”送走韦泰后,牟斌赶紧以求助的目光望向朱骥。
朱骥皱眉道:“你都给他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