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朝事归朝事,家事归家事
覃昌见过朱骥后,马上回宫。
回到司礼监值房时,恰好见到怀恩刚去见过朱祐樘回来。
怀恩回到京师后,虽然在司礼监中位列第三,却时常见太子,凡是有太子不明白的地方,他一律都会跟太子详细解说,逐渐得到朱祐樘的信任。
覃昌和韦泰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却没任何办法。
一来是因为怀恩资历老,懂的东西的确多。
二就是这会儿能跟怀恩较量的人太少了,或许只有张峦有资格跟怀恩叫板,其他人包括东宫讲官在内,只能与怀恩相安无事。
“我已跟太子进言,在正式登基前,以先皇遗旨的方式,裁撤在京法王和道士等僧道人士,将他们打发出京,分流到各地安置。”怀恩一直都很守规矩,直接跟覃昌说明情况,免得被人觉得他僭越奏事。
覃昌道:“只是僧道”
怀恩微笑着点头:“还有一些传奉官,尤其是僧道入朝,以道录司等衙门居多,其中还有以道士位列部堂之位的也得裁撤……只是这件事太子还在考虑。不过有几人,必须得予以追究。”
覃昌皱眉道:“你不会想说梁芳吧”
“嗯。”
怀恩直接点头,道,“以我回京后所知,梁芳和韦兴等人,竟在万妃过世后,妄论易储,乱臣子纲常,必须要严厉惩戒。哪怕先皇已经处罚过他们,但明显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罪责,必须得补上惩罚。”
覃昌听到这儿,不由咽了口唾沫。
他在想,怀恩不会是因为之前有可能被梁芳派人刺杀过,打算事后报复吧
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当时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对此清楚得紧。
那时候我没有为你伸张正义,你不会为此记恨上我,也要秋后算账吧
怀恩继续道:“除此外,太子已决定,将回乡的妖僧继晓给捉拿回京问罪!很快就要派人去南方拿人……你作为提督东厂中官,当谨遵上意,不得借故推脱。”
“这个……”
覃昌想了想,点头道,“回头我就安排下去,等圣旨一到就出发。”
继晓,那是梁芳派系的人。
跟李孜省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
不过继晓已经离开京城很长一段时间,朝中人都快记不得他干过什么,主要是继晓之后,李孜省在朝中闹出的动静更大,僧道出身的那些个奸佞,干涉朝政的程度加起来或都没李孜省一个人多。
怀恩道:“厂卫之事,你得盯紧了……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立场存疑,或不能托付重任。”
“啊!”
覃昌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朱骥做事老成持重,之前也不见他犯错,难道连个借口都没有就要将其撤换甚至是问罪”
“等太子下旨,你就知道如何安排了。”
怀恩显得漫不经心,摇头道,“我只是提前告知你,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这几天积压的奏疏太多,我已做了批阅,你跟韦泰有时间复核一下,适当时便分发下去,朝事可不能因国丧而停辍。”
覃昌听到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
你还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呢,怎么说话办事却完全是以上级的口吻呢
我们敬重你,才拿出与你平起平坐的态度,你也不能这么无礼吧
……
……
果然。
怀恩把事告知覃昌后不到两个时辰,太子那边就让韦泰前来传手谕,派人去继晓的老家江夏,将人抓回来问罪。
与此同时,还要捉拿梁芳和韦兴等人回京,却没说一定要问罪,只说把他们抓回来,让锦衣卫给审问一下,大概太子对梁芳参与推动易储之事,心存疑虑。
“韦公公,你说这是何意”
覃昌看看左右,凑到韦泰跟前低声询问。
韦泰苦笑道:“梁芳妄议立储等事,证据确凿,无可争议……咱家正想问问覃公公,陛下此举是何意呢。”
覃昌显得有些无奈,道:“或是太子觉得,易储这件事若无陛下授意,光凭梁芳一介中官,哪里敢造次所以太子拿他回来问清楚,若一切都是先帝的意思,或许就……”
“唉!”
韦泰也在叹息。
人走茶凉。
朱见深一死,内宫体系几近崩坏,很多人都将面临被撤换的命运。
韦、覃二人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不过覃昌已经历过宦海沉浮,还好一点,韦泰却很不甘心。
我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没几天呢,怎么皇帝一死就要把我给换了我也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这就得给人让路
“这几天……”
韦泰谨慎地问道,“那位张翰林,没什么动静吧”
覃昌摇头道:“的确没见他蹦跶……自从天寿山回来后,就一直很低调,不过偶尔去趟翰林院,但愿意与之交流的官员少之又少,虽有人到他府上拜访,他却基本上不见客。”
韦泰道:“你说,翰林院这位新晋的掌院学士,真就放弃入阁了”
覃昌分析道:“其实入不入阁,影响并不大,谁是阁臣真有那么重要吗就像万安和刘吉,如今是阁臣吧但太子有事也不会听他二人的。再说咱司礼监,你说现在谁掌权……”
韦泰听到这话,心中不免生出感慨。
我们俩,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首席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