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又使坏
戊申年,大年初一。
大明弘治元年正式到来。
弘治朝廷一上来所做的首件事,就是施行新的盐法,正式改开中法为折色法,如此一来大明朝廷就把盐引的发放权限,直接收回到了中枢。
当天是众大臣入宫贺岁的日子。
出奇的是,众大臣对推行新盐法反应并不激烈,听说这件事后,好像所有人都觉得无所谓,甚至都没有引发群臣热烈的讨论。
中午赐宴结束后,众大臣相继出宫。
怀恩因为没有参加这场赐宴,所以并不知众大臣反应如何,等他派李荣去探查过情况后,回来通禀时,方才知晓大臣们对此好像并无意见。
“咦那些个守着祖宗规矩不放的文臣,真能做到气定神闲,对此不闻不问”
怀恩倒显得很意外。
在他看来,那些大臣面对如此具有颠覆性意味改革的时候,不可能像个乖孩子一样,不哭不闹,啥都不做。
李荣立即介绍他了解到的情况:“以在下所知,其实有关盐法变革之事,朝中文武大臣一早就收到风声了。”
“嗯。”
怀恩点了点头,会意地道,“陛下一早就将盐法改革细则放到了户部衙门进行部议,消息不可能一直压着,外间想知道的官员应该都已知晓此事。”
李荣再道:“据说在京勋贵,还有各地藩主,尤其是那些大长公主、长公主府上,手上盐引存量比较多的,也并不着急。毕竟这次盐法变革,并没有说要废除旧盐引,只是改变了未来盐引的发放模式。”
怀恩终于释然了,笑着说道:“明白了……原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只要掌握了盐场守支的优先权,就算是盐法改革了,也不会对他们现有的利益造成多大妨碍……”
“我想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李荣坦诚道,“旧盐引数量实在太大了,这次盐法改革看起来幅度很大,但骨子里却没多少新东西,至少在京的那些个公侯看来是如此,听说他们已吩咐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他们的利益。”
怀恩仔细琢磨了一下,提出他心中的疑问:“不会所有在京商贾都会听命行事吧据说那位张国丈,可是跟徽州商贾往来极为密切,有人是乖乖听话不拿银子去买盐引,可不代表所有商贾都不动心。”
李荣却笑着摇头:“怀公公,您想啊,如今盐场又不在张国丈控制下,徽商只能按部就班去守支,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拿银子换了盐引出来,换不到盐也跟废纸无异,谁会拿自己的银子去打水漂呢”
怀恩脸色颇为谨慎,抚着光洁的下巴道:“如此一来,朝廷盐政改革的意义何在陛下费这么大的力气进行变革,却得不到实际利益,这不是让陛下失望吗”
就连一向佩服怀恩的李荣听到这话,都觉得对方太虚伪了。
你早些时候想方设法给张来瞻设绊子,找麻烦,就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不过再一想,好像由始至终怀恩都没有直接站在对抗张峦的第一线,为新盐法设置障碍,只是在跟内阁以及有关文臣进行沟通时,有意引导他们站出来反对,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此一来怀恩就保持了个相对中立的良好形象。
眼下怀恩要彰显他处处都在考虑皇帝的利益,一心为皇帝着想,似乎也不太突兀。
“那……怀公公,咱需要做点儿什么呢”
李荣一脸热切地问道。
你要是觉得替皇帝不甘,觉得他被张峦利用了,那你倒是想出个对策来,让我们给皇帝做点儿实事,给新盐法的推行找补一下吧
怀恩并没有说出具体的对策,只是黑着脸道:“如此看来,新盐法的推行,既不会给朝廷带来大批银钱,又无法保证西北边储丰盈,根本就是一道恶政。”
李荣请示道:“不知该如何化解”
“走一步看一步吧。”
怀恩似乎想到什么,却故意不说,让李荣干着急。
随后怀恩便打发李荣去忙自己的事情,而他则出门,似乎是要急着去办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