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所托非人
沈禄见过张峦,又马不停蹄去徐琼府上拜会。
虽然张峦对外号称不结党,但实际上围绕他所形成的党派已在逐步成型中,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跟张峦拥有姻亲关系,并通过张峦和李孜省调到京师来充任吏部侍郎的徐琼。
“来瞻病了几时的事”
徐琼听到沈禄所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初一还见过,蹦跶起来跟蚂蚱一样的人,说病就病
你病就病嘛,但对我们这些需要倚靠你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对我们的政治前景会有很大影响。
沈禄道:“就是年初这几天的事,好像是感染了风寒,我见他时面色很差,不时咳嗽几声,不过料想应该没有大碍,来瞻自己就曾提领过太医院,以他卓绝的医术,照顾好自己应该不难吧”
说到这里,沈禄不由想到那个在家里悠然自得喝茶的张峦,心里琢磨,到底要不要说他的精神面貌要是来瞻故意装病,那我岂不是有意揭穿他
嗯,此举不足取!
徐琼道:“眼下虽是休沐期,但各部臣僚私下聚会时都在商讨入阁阁臣人选,眼下已有不少人准备举荐来瞻入阁,却在这当口他病了,影响不小啊。”
沈禄点头道:“这件事,在下也问过他,他说陛下曾当着他的面说,要等西北那边的事情有了结果后,再决定他是否入阁。若是李银台等人能在西北取得一场抵御外辱的胜利,或许他入阁之路将会非常平坦。”
“西北事了……”
徐琼听到这个前提,顿时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你跟皇帝约定什么不好,非要说李孜省他们能在西北打胜仗
你张来瞻擅于玩弄权谋,梁芳、覃昌、万安等人都不是你的对手,全都倒台了,这点我承认,但你非得在你不擅长的领域去立军功
问题是你还不亲自前去,而是指派个看起来不那么擅长军事的李孜省……这就未免有些扯淡了。
沈禄问道:“徐侍郎,莫非您觉得此事会出现偏差”
“你觉得稳妥吗”
徐琼反问,“西北军务,多少人想插手而不得,来瞻毕竟只是秀才出身,眼界终归有限,在国子监中供学也不到一年,突然就牵扯进西北事中……你觉得容易吗”
“这个……一切还是得看李银台他们的表现吧话说,西北有不少官将,乃得自于李银台的举荐才上位,李银台对他们也算有知遇之恩,让李银台去,总归还是能调动不少人力物力的吧”
沈禄似乎是在安慰自己,但他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没什么自信。
徐琼道:“哪怕诚如你所言,真有不少人支持李尚书,让其能在宣大和三边地区呼风唤雨。可问题是,他身边还有覃昌挟制,你觉得因为得罪来瞻才被贬斥出京的覃昌会全力配合吗
“眼下朝中局势令人难以捉摸,而最关键莫过于中官怀恩的意见。以我看来,此事多半凶多吉少。”
沈禄赶紧问道:“那……要是西北那边出现什么不测之事,是不是来瞻入阁就得先放放了”
显然沈禄也非常期望张峦能入阁。
这样一来他沈禄就有个阁臣作为盟友,以后自己在朝中,那可真就是资格的中间人,毕竟很多事张峦不方便直接出面。
他沈禄完全可以通过跟张峦的良好关系,去联络朝中人脉,就算自身无法位居高位,也能成为朝中人人推崇的实权派人物。
徐琼道:“他就没做两手准备”
“嗯”
沈禄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了徐琼的意思。
你张峦对于入阁与否之事,好像并不那么关心,几度推诿,甚至还拿不靠谱的西北军功来为自己谋后路,你就没想过,你自己入阁不成,会对你的声望和地位产生多大影响
两手准备的意思是,你自己入阁不了,就应该推荐你的盟友入阁,而跟你相熟一干人中,还有谁比我徐某人更有资格入阁
毕竟我乃是南翰林掌院学士出身。
沈禄道:“此事我还未问过他,但看他泰然自若的样子,似对此非常有信心。或许他在西北边事上有什么杀手锏没用出来呢”
“是吗”
徐琼听了有些发愁。
我这是跟什么人结盟啊
怎么越看那货,越觉得不靠谱可我偏偏还得利用他来为自己撑腰,甚至还得依托他来当自己的大靠山
所托非人啊!
徐琼定了定心神,又问:“可有保国公朱永的消息先前我曾与他会过面,保国公好歹乃是勋臣中最知兵者,足以保证此次任务的底线。”
指望不了张峦和李孜省,那就希望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曾跟着王越等人立下赫赫战功的保国公朱永,让他去打一场胜仗,这功劳应该也会记在张峦头上。
“这个……”
沈禄无奈道,“一切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