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长得一表人才,但凡他们家放出话去,他们就根本不担心没人结亲。
反倒是怕想结亲的人家太多,拒绝了得罪人。
“儿女婚事,媒妁之约,父母之命,儿子一切都听父亲母亲的。”常慕铉先表态,作为父母,他们考虑的应该比他自己考虑的更为周全。
更何况,他很信任父母。
就算他们可以决定,他们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多谢姑父和姑母挂念,我想三十之后再考虑婚事。”十年的时间,也是他达成人生目标的时候,之前若是有了亲事,会有太多的束缚,捆住他的手脚,他不想。
也倒不完全是因为自己要谨守交易约定。
“三十之后,会不会大了些?”常清对于他想推迟考虑婚事的想法并不感到意外,只不过十年,会不会太长了些。
到时候,同龄人的子女都能在学业上名声鹊起了,他才来考虑~
就像他现在一样,同科的人几乎都当上祖父了,他还在正为孩子亲事考虑。
“三十之后,我相信我的仕途已经趋于稳定,那个时候考虑婚事,对我和对女子都是好事。”因为要外放,若是成了婚就必然要考虑妻子是否随行?
按照他现在的条件,就算娶了妻,他也没有那个条件给妻子很好的生活条件。
身边多个人,就相当于多了一个负担。
他不想那样。
“我们尊重你的决定,若是什么时候改变想法了,需要我跟你姑母帮忙的,你尽管开口。”常清想了想没有再劝,只是表示尊重。
梁旭是一个头脑很清晰的人,他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心里门清。
他们干涉太多反而不好。
比如,他原本可以继续住在这里,可梁旭出去了。
他想要有个真正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的空间。
自此,常慕铉有心成家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同时还有梁旭暂时无心婚事的打算。
旬克俭看着梁旭那过于优越的五官,听到关于梁旭并不想成亲的消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美儿郎,别说闺女妇人喜欢,他也欣赏啊。
只可惜,人家暂时不考虑终身大事。
他该怎么回去跟夫人交代?
头疼。
“大人何必苦恼,先把人带回去,让夫人见上一见,听一听梁大人的想法,夫人自然会歇了心思。”吏部侍郎任珂小声建议,知道探花郎要来吏部,已经不少人跟他打听了。
更别提吏部最大的官员荀大人。
尤其是荀大人家正好有适婚的女子。
哎!
这人太优秀了,也是困扰。
其实,自家夫人想要这么一个女婿也无可厚非。
她不会想到梁旭的背后是常家,常家的背后又是三皇子和贤妃。
若是跟梁旭成了姻亲,那么必然就要跟常家形成捆绑,到时候~
旬克俭宁愿自家女儿嫁一个不是那么优秀的儿郎,最起码有他们在的一天,自家女儿就应该会得到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