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猜测,那渔船是出事儿了。
在海上出事,那可不得了,那就没有小事,多半是会出人命的。
于是,船长马上就命令运输船靠了上去。
“靠上去一看,你猜怎么着?”钟学友笑着问道。
“我哪知道,到底什么情况?”
“那破渔船上没人。”
李天明一听,后背有些发凉:“没人?不会是鬼船吧?”
钟学友解释说,在大海上经常跑活儿的,经常会遇到这种“空船”,并不稀奇。
有这么几种可能,要么是遇到风暴了,所有的船员都被风浪卷走了。
还有可能就是这渔船太破了,是被渔民扔进了海里,就叫做葬船。
李天明听着倒挺有意思,可是这跟钟家有什么关系?
“你别急,我正要说到那呢。”
原来,有几个船员登上了破渔船,从甲板
船员们心想,没准里面有宝贝呢。
于是就打开了其中一个,却是一些破烂玩意儿。
正当船员们要离开的时候,有一个船员不甘心,就又打开了一个木箱。
“发现好东西了?”李天明忍不住问道。
钟学友点点头:“没错,那木箱子里有好几件瓷器。”
李天明一听,就产生了不少兴趣。
对于瓷器,李天明那可算是行家。
而且从一艘渔船上发现的瓷器,肯定会有些来头的。
果然,据钟学友说,那箱子里面的瓷器看起来非常古老,至少也得有几百年了,而且上面都布满了藤壶。
藤壶?李天明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也就是说,是海捞瓷……”
钟学友朝李天明竖起了大拇指:“没错,应该就是从海底捞起来的瓷器。”
其实海捞瓷在近代并不少见。
这些瓷器从唐代到明代都有。
不过,如果是在东南亚一带海域发现的话,那很可能是郑和下西洋的明朝远洋船队,遭遇风浪沉没的船只所掉落在海底的。
所以,那箱瓷器多半是明瓷。
一般来说,明瓷在瓷器中的价值很高,特别是一些官窖出品的明青花,可以说都是按照千万块软民币为单位进行估价的。
如果是郑和的船队,带过去的肯定都是官窑了,毫无悬念。
只听钟学友继续说:“本来这是件好事,船员们把那一箱瓷器运了回来,就交给了我爹,我爹准备把它们卖了,然后当作船员的福利发一发。”
可是,就在两天前,来了几个外国人,说是那箱瓷器是他们的。
非要从钟家把瓷器要回去。
钟信光哪里会同意。
航海界自古就有传统,从海上发现的“无主之物”,历来都归发现者所有。
钟学友说到这里,皱起了眉头:“但那些外国人也有来头,是美国一个什么家族的人,后来双方坐下来好好聊了聊,他们就说要出钱把这箱瓷器买回去。”
“也就是说,钟老爷子想让我帮着鉴定一下,那些瓷器能卖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