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没错,是我的创意。”
“那诸如……”
她低头看了一眼采访本:
“做一部有味道的纪录片、开启一场“寻根”之旅。用食物、表达出承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用东西南北地域不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与共通之处,来表达出华夏人民的勤劳智慧价值观……诸如此些理念,纪录片的核心思路,是谁提出来的?”
“唔……是我。”
“这些是在纪录片创意草创初期,就已经拟定了?”
“对的。表面讲美食,里子说文化。这是核心主旨。”
许鑫说完,其实就已经猜到她要问什么了,索性直接说道:
“但实际上,从片子开始立项,组建摄制组完成之后,所有拍摄环节都是由其他分镜导演来完成的。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调研等等,也都是大家的辛苦付出。我在整部片子里只负责两件事,一,把控节目核心主旨。二,负责决议团队提出的意见。实际上百分之90的工作都是由他们完成。所以我才会说,坐在这,如果问我最真实的想法,那就是愧疚。真正应该受到褒奖的,是辛苦付出的他们才对。”
不居功、不自傲。
谦虚诚恳。
他把态度摆的非常端正。
这下反倒让蕫倩有些不会了。
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问题……
“2,询问《舌尖》的灵感来源。3,团队如何拍出来这部作品的,幕后故事如何。4,如何找寻到“文化”这个节目主旨。……”
这就没法问了。
因为对方把该说的都说出来了,如果继续问,其实无非就是把对方说过的话拆解开来。
反倒有些絮叨。
她有些无语。
不过,丰富的主持经验让她很自然而然的就明白自己该问什么了。
迅速锁定了台词本上的一个问题,她点点头问到:
“那对于这些天《舌尖》所引发的种种社会现象,你有关注么?”
“比如说为什么在这么邪恶的时间播放的?”
许鑫带着轻笑反问。
蕫倩同样微笑点头:
“没错,能收获大家如此多的喜欢,我想你应该很高兴吧?”
“那肯定。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影像作品如果能做到让多数人产生共鸣,那对于电影人而言,就是成功的。”
他一边说,蕫倩一边点头,而等这句话说完,她自然而然的就问到:
“除了这些,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那就是《舌尖》上出现的一些产品,在网络上打开了知名度,瞬间爆火,甚至很多都已经卖脱销了。”
“是,比如诺邓火腿。”
“嗯,在当初拍摄选材时,有考虑到后续会有这些情况么?”
“完全没有。”
许鑫摇摇头:
“《舌尖》选材的核心,其实并非是固定的,我们要找寻多少样食材,了解他们的幕后故事……其实并不是如此。我们在确定了7大主题后,分集导演对于自己负责的主题,是有着自己的认知的。而大家的灵感来源也五花八门……我再拿诺邓火腿来举例。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拍它?并不是说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亦或者是有什么美丽的传说。实际情况是,第一集的分集导演任常珍任导,她在云南旅游,在大理古城无意中吃到了这个火腿。觉得挺好吃的,就问饭店老板这火腿是什么牌子的,味道很好,和其他火腿还有些细微的区别。
老板告诉他这是诺邓当地的火腿。她这才知道,原来云南也产火腿。这个事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刚好又附和题材,所以她重新跑去云南实地了解,最后决定拍摄。我们的故事里,好多其实都源自于导演、团队的个人经历,以及一些美食家的推荐……它是偶然的,非常偶然的巧合,却碰撞出了最美丽的花火……”
说道这,他微微摇头:
“或者说,它更像是导演的灵感。无数人的灵感碰撞而出,至于播出后,引得大家追捧,我们至少在拍摄时没有考虑过。而是等拿到了成片,几个分工不同,你拍这个,我拍那个的团队大家凑到一起看片子。才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比如团队里的一些年轻人,以前大家都以为兰州牛肉面就是兰州拉面……看完片子之后,才有了改观。”
“原来如此。”
蕫倩恰到好处的点点头,笑道:
“可不管怎么说,《舌尖》这部片子还是在无形之中,推动了许多农副产品的发展。”
“不敢当不敢当。只能说恰逢其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是好事。不过也不是没有隐患,但……其实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
“……?”
蕫倩一愣。
本来都打算进行下一个问题了,可当许鑫这前半句谦虚,后半句总结的话一出口,她的思路瞬间就被“打断”了。
下意识的问道:
“隐患?”
“唔……对啊。”
“比如说?”
“比如……嗨,反正它涨价最凶,咱们就说它吧。还是诺邓火腿。董老师留意过现在诺邓火腿的价格了么?”
“这……没有。变动很大?”
“不算大,但也不小。《舌尖》第一集开播前,它是29一斤。现在价格我看已经来到了40了。”
蕫倩似乎瞬间领悟到了许鑫的意思,发出了一个……不算尖锐的尖锐问题:
“你是担心有人在利用《舌尖》谋利?”
“那倒没有。”
许鑫笑着摆摆手,给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答案:
“恰恰相反,看到它涨价,从我的本心而言,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为什么?”
“因为谷贱伤农。”
“……?”
蕫倩又一愣。
而看出来了她的不解,许鑫开口解释道:
“外国的诸如伊比利亚火腿这种我们先不谈,就说国内的,金华火腿的价格,中方在45,上方是60左右。而诺邓火腿其实从工艺到原材料,并不比金华火腿差。
它的制约就在于,它的产量不够大,名气也小,属于不是很出名的地方特产。熟知它,购买它的人,其实都是诺邓附近的本地人。
它是商品,而商品被创造出来,便要产生利润。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可它现在的价格已经不比金华火腿低多少了。”
“没错。”
许鑫再次点头:
“这是商品价值提升的体现。其实在这方面,生产者、消费者都会处于一种矛盾位置。诺邓火腿价值提升,那么就会吸引商人到来。
他们收购,变卖,产生经济价值。
对于生产者而言,利润的增加,就是收入的提升。而《舌尖》就像是商人一样,我们拍摄了,让它产生了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前来购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实际上,在从生产到消费这一整条产业链上面,生产者在没有消费市场,或者消费市场之前,他们的地位是很低的。
我们有句话叫市场决定价格,当你的市场不大的时候,你生产的商品想要卖出去,势必,要进行一些商品利润的压缩。
而这种利润的压缩,并不是你自己决定,是市场帮你决定的。因为市场小,所以生产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而现在,它的市场变大,随着商人的介入。那么,市场、商人、生产者这三方就会达到一个平衡。商人制定价格,市场决定销量,销量决定生产量。这是一个稳定的三角贸易循环。
它虽然现在的价格在飞速膨胀,但随着《舌尖》等热度的退却,它的市场最后也一定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常态。之前急剧扩张的市场最后会被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短期内,我估计诺邓火腿会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变,继续上涨。
但又因为有金华火腿作为市场风向标来参考,它的价格不会超过金华火腿。而长远来看,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诺邓火腿的名字,扩大了它的市场,对生产者而言,他们拓宽了市场。
是双赢的局面。
但对于消费者,每个人都必然会承担因为需求的急速扩大而提升的价格。以及,一些诸如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这种需要市场来把控质量的问题。这是隐患,但就像是我说的,在最后,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会让这三方重新变得稳定下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需求大于供给……诺邓火腿如此,其他在《舌尖》上出现,引发人们购买欲的农副产品亦是如此。它们都会经历一段这样的时期,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不存在谷贱伤农,不存在奇货可居,由市场主导消费的稳定三角……”
“……”
“……”
“……”
一番话把这一屋子人都给说懵了。
虽然没人明说,但……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都是共通的。
出奇的一致。
“你确定你是导演?而不是某个市场经济学的专家?”
不是……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咋那么奇怪呢?
一个导演……不聊人文,不聊镜头,不聊故事……你在这跟我聊市场经济学?
你……你干嘛啊!!
所有人瞠目结舌。
蕫倩呢,下意识的问道:
“许导对市场经济很有研究?”
“不算有研究,但我最近准备的论文,是有关电影市场与投资成本相互引导关系作用的题材。里面是关于市场发展及“标准化”前景可能性的相关讨论。在做了很多资料后,只需要把它们转换到《舌尖》的事情上,就很好理解了。”
“……”
“……”
“……”
全场皆惊。
都懵了。
蕫倩只觉得自己这一二十年的采访经验在此刻似乎都化作了尘土。
市场经济……标准化……生产力……
各种专有名词之下,她台词本上那些有关于《舌尖》的访谈问题逐渐开始模糊。
咦?
我和他本来打算聊啥来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