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前者过于宽松了,还是宋太祖太过苛刻呢想搞清楚这个概念就要要用到一个新概念,它叫做个人气泡。
人与人相处是有距离感的,不同的关系距离也不相同。打个比方,夫妻之间距离很短,甚至达到零。但陌生男女之间就不能太近,否则会引起不适感。
就好比每个人的身体外面都包裹着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泡,而这个气泡不是固定的,会随着人际关系远近亲疏随时调整。
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他的气泡比较大。因为他是帝王,生死之间关乎千百万人福祉,气泡必须要大。
同理,国家实际上也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泡。当与邻国关系密切时气泡就小,不容易被触犯;反之,气泡就会变大,不用等对方兵戎相见,哪怕只在边境附近派驻军队也会引发警觉。
气泡何时该大、何时该小,就是今日的课题,国家的安全战略。战略,整体策略也。只是国家与国家相处有别于人与人,更像动物。
人与人之间相处经常会有一方比较强势,占据主导地位。但无论怎么强也要遵循律法和道德约束,不能肆意妄为。
然国家之间相处就没有律法可以约束,所谓的公理、道德、信仰,在枪炮面前一文不值,随时随地可以摧毁,随时随地又可以建立。
死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史书也从来不会为失败者喊冤。鉴于此种情况,国家的气泡就必须扩大,大到足矣保证自身安全为止。
但在扩大的同时也会引来别国的反感,因为人家的气泡也要够大,这时候该如何调整气泡的大小,就叫做国家安全战略。
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呢因为在座的教授们向朕提出了三个问题……大明帝国东征美洲大陆的用意、如何平衡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战争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这样三个问题呢因为在今年夏天朕率领大明海军远赴太平洋彼岸,把盘踞在美洲西海岸的西班牙舰队歼灭了。
这一举动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担忧,他们在巴黎召开了会议,具体决定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欧洲各国的代表,荷兰执政官奥兰治亲王已经在路上了,不日将抵达京城。
如果朕和亲王能顺利有效沟通,将会以谈判的方式划分出各自气泡的大小。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双方都对目前气泡大小不满意,无法调和,然后就是战争了。
学院里有四十多位来自欧洲各国的教授,他们对目前的局势很担忧,这一点朕非常理解和认同。如果一个人对家乡不闻不问,一点都不挂在心上,那就太没人性了。”
往常洪涛在开讲之前都会找个比较轻松还不沾边的话题先和自己进入状态,然后再自然过渡到主题上。
但今天比较反常,好像要赶时间似的,一上来直奔主题。这下倒把好钢笔,顿时一片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