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到这个设想的时候,抚掌大笑,他怎么没想到,霍去病怎么不早点说,要是早十年二十年实施,说不定朝廷就有更多的人才可用了。
大汉的气象将为之一新。
霍去病说这不是才想到嘛,想到了就立刻上报皇帝,找来没事做的读书人去教这些子弟。
皇帝说,你还是小家子气了,怎么能只招收士卒子弟呢,全国招收,所有人,只要年龄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都要入学。
费用全免,还要管饭,管住,给四季衣裳,免费发课本和笔墨纸砚。
孩子到十二岁的时候,还有机会,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以继续读书深造,直至成人。
十八岁再考核合格者,可以直接做官。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对了,不止文,武也要教,现在虽然边境太平,但那帮子游牧民族是什么德行,皇帝最了解了,还是要多防备他们。
别到时候外族打过来了,发现无人可用了,武将也要提前培养着。
反正不外乎花钱嘛,这些钱,霍氏工坊可以出,皇帝不用出一枚铜板。
这么大的事,只需动动嘴,颁下旨意,自有人去操心,去组织,去筹钱,最后说起来,功劳簿上第一个,写的是他刘彻。
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皇帝的,而且你看,做得很好。
眼看着霍去病势力越来越大,皇帝知道,他已经没办法控制局面了。
他知道,现在就是他想杀霍去病,已经杀不了。
诚然,做一个武将,一个功高震主的武将,是很危险的。
历史上这种事太多了。
皇帝对待这样的武将,应该早点杀了,不然,错过机会,就真的杀不掉了。
当然,搞阴谋还是可以杀他的,比如谋反。
除非谋反大罪,否则没办法杀他。
但皇帝不愿意这样做。
他下不去手。
那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是他最得意的杰作,哪能轻易下决心亲手毁了?
他对自己百般嫌弃的亲儿子都下不了手,对霍去病这个得意的养子,也下不去手。
他好像也没法下手了。
功高震主被主疑,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那也得主人有能力控制驴和狗,当驴和狗的能力和影响力足够高的时候,主人就没办法了。
逼急了,取而代之,都有可能。
大宋,还有大宋之前的大周,就是这样改朝换代的。
有前车之鉴,辛弃疾是知道的。
虽然刘彻不知道以后发生的事,但足够的聪明和他执政几十年的智慧让他想得通类似的道理。
况且,霍去病说得对,匈奴还未灭。
游牧民族因为落后,所以更加尚武,他们对武力值比自己高很多的人,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李广,卫青,霍去病把他们打的满草原跑,打的去漠北喝风,杀了他们很多亲人,但他们对英雄,没有仇恨,只有崇拜。
深深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