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蕙不继续说了,因此出言催促。
“没什么……”郑蕙自觉失言,在刚认识的人面前谈论自己未出嫁的姑姑,自是不妥,她岔开话题。
“霍将军,你这里收集了这么多‘扫寇诗社’的文稿,原来是钦佩她啊?”
“嗯,那个,不是我,是为我阿翁收集的。”
“是吗?霍将军,冠军侯,他也喜欢我姑姑她们的文章诗词?太好了。我姑姑常说,霍将军不论是武略还是文采,都是一顶一的好。他定然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历劫的。”
看这位俊秀的姑娘说起阿翁来的时候,满脸发光,眼中仿佛有很多小星星,霍姚心里五味杂陈。
竟然在自豪中有一些酸意是怎么回事。
“咳——那个,等战事了了,你定然能见到我阿翁的。你整理好了今日的文书吗?拿来我看。”
“能见到他本人吗?真的吗?哦,好了,给你。这一沓是易安姑姑他们诗社的文稿,这一沓是各地军情,这一沓是舆情,这一封信是长安来信,这一封信是你阿翁来信……”
霍姚一一接过来,看见文稿都是拆开的,按照时间顺序理顺放好了。
军情却是火漆完好,并未开启。
私信也没有打开看,信封加盖的私印十分清晰。
看来这个姑娘家教很好,公私分明,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
其实既然把她叫过来做这文书整理,就是相信她的,军情什么的,她倒也能看。
不过看她如此知情识趣,霍姚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一点。
霍去病的原下属们,写得信乱七八糟,把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
但其中内情、详情,说不太清楚。
他们只说自己看到的,说那位原温县县令的女公子写得一手好字,看文也特别快,她做了霍姚的文书之后,霍姚处理起事情来,快了很多。
营中人对她很佩服,加上对她阿翁的敬佩,使得她在营中的位置隐隐有超然之势,好像霍姚军中除了将军,第二号人物就是她了。
霍去病看到他们的形容,对这个女孩很好奇,恨不得赶紧跑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位女子,竟然让家里这根木头发了嫩芽。
霍去病的愿望快要实现了,因为战事渐渐进了尾声。
在强大的压倒性的武力震慑之下,在北地文人海潮般的声讨之下,南越王打了几场恶战,攻下了临安附近的几座县城之后,还是走到了末路。
他的盟友纷纷倒戈,他的心腹多有战死,也有将领带领士卒叛逃到扬州,投奔了朝廷大军。
他从一度占领淮南大部分地方,短短几个月内,慢慢带着他的人,逐渐收缩回南部,失去了闽越和南越的大部分地方。
他自知大势已去,回天乏力,于是用上了最后的退路。
在这年夏天的某一天,南越王把他的大部分臣子和士卒都丢下,去抵挡朝廷伐逆大军。
而带着他最后的几千名精锐部曲,还有几个心腹大臣,并一些嫔妃、子女,乘上早就准备好的十几艘大船,从南海码头出发,朝大海逃去。
他本打算带人逃去海上的一座大岛叫做海南岛。
那座大岛面积很大,植被丰富,因气候炎热,瘴气横行,土著人口不多。
他们这几千人到了那里,还不是横着走,做土皇帝继续说了算。
他的算盘打的倒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被很快险恶的大海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