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775章 咸丰的迷茫曾国藩登场

第775章 咸丰的迷茫曾国藩登场(2 / 2)

“三十鞭,一鞭也不能少。”

被绑在漆红朱柱,嘴里塞着白绢的弘历:……

“还有……”

雍正瞥了一眼行罚的太监。

“再出工不出力,要你脑袋。”

太监:……

弘历:……

……

【而就在咸丰一筹莫展陷于将要摆烂和还没有完全摆烂之际。】

【朝廷上还真出一位奇人,关键是还真带出了堪与太平天国对敌的军队。】

【他就是曾国藩和他训练的湘军。】

……

大清道光时期

道光的眼睛一下就睁大了!

天幕不说他都快忘了曾国藩干什么大事了!

“抵抗那群发逆……”

道光的脸上浮现三分激动、三分惊讶、三分迷茫和一分狐疑。

不是他看不起清军战力……

好吧他的确看不起。

“那帮人……”

道光想不通。

难道太平天国的灭亡是应在了曾国藩身上

历代王朝没能打破的宿命。

我大清打破了

道光有一阵欣喜,但更多的是不解。

各种信息交织,他一时又看不起大清未来的路了。

“发逆、英夷……”

未来的路在哪里

……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

【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在湖南高官沙府湘乡县荷叶塘,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

【道光二十年(1840)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

【道光二十七年(1847),曾国藩由正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破格提拔为正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连升四级。】

【道光二十九年(1849),出任礼部右侍郎。】

……

天幕上。

中年男子穿着一身黑色长褂,在烛火下奋笔疾书。

『自客春求言以来,在廷献纳,不下数百余章,其中岂乏嘉谟至计』

『或下所司核议,辄以“毋庸议”三字了之,或通谕直省,则奉行一文之后,已复高阁束置,若风马牛之不相与。』

……

【咸丰登极后,下诏求言。】

【曾国藩因先前上有《遵议大礼疏》而获咸丰帝的褒嘉,此时,他以为新君从善如流,必有大振作,自己亦可一展身手。】

【于是,他细心撰写一折,抨击官场上的退缩、琐屑、敷衍、颟顸之恶习,请求咸丰加意整顿,注意考察。】

【疏上,咸丰大为赞赏。】

【但咸丰没有弄清楚曾国藩奏折中的用意,只是对奏疏中的“日讲”一事很感兴趣,让有关部门“察例详议以闻”。】

【曾国藩由此上奏“日讲”规章十四条,结果部议不予采纳。】

【曾国藩又继续上奏言事,尤以汰冗兵省国用一折切中时弊。】

【然而,所有的建议都是不了了之。】

【曾国藩的失望心情就在私信中无保留写出。】

……

{不要乱说话,乱提意见。要提就提“建设性”的意见。}

{这话都写在日记里,看来这日记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正经人谁写日记(狗头)}

{感觉这毛病就是传自曾国藩。}

{雷锋就写日记。}

{有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有的写给别人看。}

{那你的意思是雷锋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别人看的}

{雷锋同志的日记是写给自己,勉励自己的。}

{曾剃头和蒋的日记明显是留给后人洗白自己用的。}

{普通人的日记,记录所想所思,不为外人道。他在牺牲之前也就是个普通人。}

{名人的日记,不是文过饰非,就是想流芳百世的。}

{将某人成名之后想给自己立牌坊,也只能够用日记实现了。}

{关键是内容和实际是不是一致,当然了现在网络多玩梗,动不动就正经人谁写日记,不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说明了不想思考只会玩梗了。}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饶有趣味的看着天幕里的争吵。

“舅舅,看来自古以来的党派分别,是从上到下深入的人心啊。”

长孙无忌听得嘴里发苦。

李治看着那张抽抽的老黄瓜脸,放声大笑。

“舅舅多心了,朕这回可没有别的意思。”

“只是感慨,个人的差异为什么总会被上升到一个群体上的差异”

“仿佛一个人做了什么特别的事,就会是他身处的那个群体会做的基本之事。”

“这没有道理。”

李治笑盈盈道:

“就像那嵇康有卧龙之名,七贤之之首。”

“可朕百思不得其解。”

“他贤在哪里呢”

长孙无忌嘴里更苦了。

这就是你说的没什么别的意思

你还想什么有什么意思!

皇帝的话听起来像是说不能用个体不好代表群体不好。

但仔细一听,也不能用个人的好就代表群体是好的。

再反过来听,不能用群体的好遮蔽个人的坏,不能用群体的坏遮蔽个人的好。

弯弯绕绕过来,意思无非一个。

朕知道世家里出人才。

但世家依然得死。

……

【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四(1851年5月24日),广西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心急如焚的曾国藩上有一折,直接批评咸丰帝注重小节而忽略大计,惑于虚文而不求实学,刚愎自用而不能知人善任。】

【咸丰看到曾国藩这番教训他的话,怒气大作,即刻召来军机大臣,要求立即下旨加罪之。】

【军机大臣们再三劝阻,咸丰才下了一道明夸暗贬的上谕。】

【咸丰二年六月初十(1852年7月26日)咸丰放曾国藩为江西乡试正考官,并准其在考差完毕后返回已离别十三年的家乡省亲。】

【七月二十五(19月8日)曾国藩行至安徽太湖县境内,突闻其母病故,他当日折往湖南,回家奔丧,在家丁忧守制三年。】

【此时太平军在两湖的攻势很猛,使曾国藩切身体会到清王朝的颓势。】

【八月二十三(10月6日)他回到湘乡老家,又亲眼目睹了当地乡绅在太平军攻击之后的惊弓之鸟状。】

【然而,其母的丧事尚未办完,又于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1853年1月21日)接到湖南巡抚转来咸丰帝的谕旨,让他紧急前往湖南,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咸丰丝毫没有想到,他的这份纯属一时之念的谕旨,成就了曾国藩此后数十年的大业。】

个人十分讨厌将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结合起来。

但不得不承认群体差异这种标签化是最适合思想普及的。

思想普及,好的坏的都能普及。

……

短视频化是真的在消磨正常人的智力。

最新小说: 诸天:转生毒液,从打穿斗罗开始 谍战:红鸾归巢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昼夜边界 穿书女配,成为八零厂长的白月光 行走诸天的万门之门 从1997开始的华娱 童话世界大领主 我的抗联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