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闯,手榴弹现在可以批量生产了,你安排下去吧。”徐焕下令道。
“要不要再多做一些火柴出来用?我看挺实用的,比火折子的制作简单多了。”何云谦建议道。
徐焕想了想,摇摇头,“先不做,这个现在还属于咱们热武器的核心点火技术,先放几年,等到我研究出更高级的点火技术之后,再把这个淘汰出来用于民生。”
“有道理。”何云谦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地雷,反复按压测试点火。
根据手榴弹的拉火原理,何云谦把绊线地雷已经做出来了,现在正在研究踩踏式地雷。
这个技术难点就是如何通过挤压实现火柴头摩擦点火,他目前想出来的办法是将火柴头做成棒型,外面夹上擦板,踩下去,就会实现擦火。
但是经过几次试验发现,个别时候,点是点燃了,但是因为空气的突然阻断,还没等点燃火药它就灭了。
何云谦现在做的就是不断更换各种材质的火绒,以求在密闭环境下星星之火能持续的稍微久一点。
徐焕则是在研究配制化学的基础原料:三酸两碱。
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烧碱)和碳酸钠(纯碱)。
有了这些,再配合上物理的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那么大燕就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报——!有信鸽!”
是大数据中心来信了。
这段日子徐焕让他们盯着吴国那边的动静,半个月过去了,总算是有了消息。
徐焕打开信纸,【吴国派出大量船只驶向倭国】
“嗯?”徐焕看向何云谦,“这么久了才想着要去倭国讨说法?”
何云谦蹙眉想了想,“这么看来,宋胖子应该以为,是我们把他的店铺地址告诉给了忍者,他恨我们,但是还没有怀疑到那就是我们去干的。”
“对,要是他猜出来是我们干的,那就不会去倭国了,而是来报复我们。”徐焕嗤笑道,“不过,他竟还有点手段,竟然能让吴国军队替他卖命。”
当初嬴思明去接管父亲在大燕的产业,结果大燕皇帝先他一步,把所有的店铺都抄了个干干净净。
他只能依靠临近的吴国、楚荆国和蜀国的产业做支撑。
原本蒙白在的时候就建议过他把这些在别的国家的店铺都换个名字,防止燕皇派人来打劫。
当时嬴思明太自负了,呵斥这样做是多此一举,显得他好像怕燕皇似的,“难道他燕皇的手能伸到别的国家来吗?那三国的君主要是连我的店都护不住,那他们这个皇位也就别坐了,我的药丸一断,他们就等死吧!”
现如今,他回想起蒙白将军,心里很是难受,他的身边再也没有可信之人,只有为了药丸而为他卖命的人。
可药丸用一颗就少一颗。
所以他要尽快利用手里的资源蚕食大燕的实力,只要大燕灭了,那一统天下就是转眼间的事……转眼间……
嬴思明想到他成为天下君主的样子,不禁眯起了眼睛,怪笑两声,就像刚进精神科做完鉴定的精神病一样,笑得阴险诡异又透着痴傻。
所以,大燕算计他失了产业,这个仇他定是要报的,也想好了怎么报,但倭国忍者背刺他这件事,他也是不甘心吃哑巴亏的。
于是他跟吴皇提出条件,让吴皇派兵替他去倭国给讨个说法,价值百万黄金的损失,必须让他们倭国还回来。
他嬴思明给吴皇的好处就是五颗长生不老丹,这就意味着吴皇还能多活两年。
而且现在一颗丹药就价值五万两黄金,听嬴思明留在吴国的手下说,再过几个月还会翻倍涨价。
吴皇召集心腹商讨这件事,整整商讨了两天。
首先他是不想死,能多活一年是一年。
其次是去倭国讨说法是不可能的,去了就是硬刚,撕破脸硬抢,不过他也是有赚头的,毕竟嬴思明只要一百万两,那么多出来的都是吴国的。
所以,这活,吴皇想接。
可奈何实力不允许。
因为吴国水军顶天凑三万,而倭国不仅有以一敌十的忍者还有不计其数的武士,近战的话他们吴军不占优势。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他的心腹们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
那就是他们吴军出海不去倭国,而是去打海盗,抢海盗的财物,反正出了海,谁知道他们到底去了哪?
到时候为了不让海盗把仇恨算在他们吴国的头上,他们就四处宣扬是西秦慧郡王的人,就是来敛财的。
吴皇甚至都想好了,以后缺钱了,就出海打劫,就打着西秦慧郡王的旗号。
尽管嬴思明也派了一个人去做督军,可奈何这人不懂倭国话,但人家吴国跟倭国可是通商上百年了,会说倭国话的人很多。
吴国水军三万人,派出去了十五艘大船。
没走两天就到了一个小岛。
督军惊讶的问:“这就到倭国了?这国家也太小了吧?!!”
吴军信誓旦旦地胡说八道:“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一个的小岛,一个小岛就相当咱们的一个县。”
督军没见过什么世面,相信了。
上了岛,放眼望去一片树林,倒是感觉还是挺大的,确实有一个县城那么大。
海盗的成分很复杂,除了倭国人还有新罗人,也有吴国和南越国的人,但因为倭国人的武力值最高,多数是叛逃的忍者或者武士,所以一般的海盗队伍都是以倭国人为首。
他们打劫的不是过往的船只,毕竟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过往的商船,他们打劫的就是沿海一带的各个县城村子,尤其是庄稼收完之后,他们会随机选择一个海岸上去,一路摸到县城,烧杀抢掠干完这一票,几年都不会再来。
像吴国,属于他们消费的地方,两者一直有着友好合作的关系在,所以吴国从来没有遭受过海盗的侵扰。
港口的那座龙王庙,就是海盗交易物资的据点,这是吴国沿海老百姓都知道的秘密,当地的百姓也依靠卖东西给他们而生存。
倭国有时候也会让海盗作为中间商来采购物资。
至于为什么倭国自己不来采购,这里面就很复杂了,两国通商有很多的费用在,还有就是倭国的政治派系很繁杂,卖给谁不卖给谁,卖多卖少,整的跟吴国要站队支持谁似的,这都是麻烦。
于是干脆明文规定就不跟倭国合作,私下里通过龙王庙让海盗作为中间商,这样卖出什么都是海盗的责任,吴国不占任何的立场。
按现代的话来讲,算是走私。
就这点利润竟然养活了好几个小岛的海盗团伙。
吴国水军上岸之后,海盗巡逻的人才发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