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有穰苴之风(2 / 2)

“此次深夜急召诸位,实乃是有一件刻不容缓之大事。”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的气氛都明显绷紧了几分。

“有一贼子区连于永和二年叛乱,裂大汉之土而自封‘林邑王’,备欲发兵征讨林邑国,吊民伐罪,使林邑重归大汉,以正大汉之威。”

一开始在场众人第一反应便是谁人如何胆大,居然已经狂妄到在这个时候就直接列土封王,这可是连董卓都还没有达成的成就。

而后,等众人回过味后……

永和二年?!

啊???

如今可都已经是初平二年了。

对于年号顺序了如指掌的周瑜,几乎是瞬间就算出了那是五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若是以如今约莫十四五年为一代人计算,那已经是近四代人之前的事情。

而其余人就算反应慢点,大体也是清楚“永和”是汉顺帝的年号,可汉顺帝至今都换了足足五位天子。

这时间……是不是有些太久远了?

一时间便是激进如甘宁,都有些犯懵的感觉,完全不理解那个估摸着已经入土的区连是如何招惹到自家主公,以至于让自家主公如此秋后算账。

林邑王?

林邑国?

‘这些名字听都没听说过,是在哪个角落里藏着?’

甘宁暗自嘀咕了一句,然后便是开口问道。“敢问主公,那林邑国是在何处?”

李基指着如今挂了起来的海图,折扇在林邑所处的位置点了点,道。

“林邑便在此处。”

在场之人皆算得上是水将,自然不会连海图都看不明白。

尽管刘继所带回的海图相当简略,但已然足够指明林邑国所处的方位与距离。

仅仅是粗略估算一番,便能得出从吴郡前往林邑的距离,几乎跟前往瀛洲都相去不远了。

不是说吴郡的海船技术不足以抵达林邑国,而是交州在汉人眼中的印象是如何不必多言,更何况是在交州以南的林邑国。

包括孙策在内的一众将领,自是不敢直接质疑刘备。

只是这一切看在周瑜眼中,不禁生出一种穷兵黩武的感觉。

尽管眼下吴郡被刘备治理得相当繁华,可那是因为李基有治世之能。

而不远千里地前往征讨一个如此小国,且还是一处环境如此恶劣之地,便是征讨成功,除了耗费钱粮无数又有什么意义?

尚未拜刘备为主的周瑜略微犹豫了一下,起身开口道。“刘皇叔,瑜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点了点头,道。“但说无妨。”

当即,周瑜朗声道。

“林邑,小国矣。尽管冒犯我大汉天威,但其乃是从交州所裂土而出,于情于理,刘皇叔都不便主动征讨之。”

“而当上禀朝廷,然后由朝廷让交州自行平定此乱,将林邑再度纳回汉土方为上策。”

当然,此话也就是说得好听一点的劝诫之言罢了。

交州假如有能力平定区连之乱,也不至于让区连在永和二年叛乱自立为“林邑王”,且历经五帝都未曾重新收服林邑国。

一方面无疑是交州上下汉官严重摆烂躺平,去了交州就当是流放;一方面也是交州内部的形势复杂,根本就无力征讨林邑。

所以,周瑜的言下之意几乎就等同于劝说刘备不要多管闲事。

且林邑国如此偏僻,就算出兵征讨也是耗费钱粮,交州根本就无力管辖,扬州也不可能直接控制这么一块千里之外的飞地。

而在场的其余将领,心中对于周瑜所言同样也不乏赞同。

当年远征瀛洲,那是坐拥大义之余,还知悉瀛洲可谓是遍地金银,所以才赢得上上下下的支持。

林邑?

林邑有什么值得大汉如此远征用兵?

“主公,周瑜所言并非全对,但也有几分道理。”

最为大胆的甘宁也是跟着开口道。

“如今征讨林邑,毫无益处,还不如等主公一统天下之后,只需一纸命令,便足以让林邑举国而降。”

“届时,若是林邑不降,我愿率领精兵灭其社稷,夷其宗庙,缚贼人区连后人到大汉永世为奴。”

刘备见状,抬手微微一压,开口道。

“诸位的意思,备自然清楚,只是林邑国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汉疆土,不将之收回大汉,备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且林邑国有一高产水稻,若能取回大量稻种,大汉恐再无饥荒之忧也。”

最新小说: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强横废太子 都重生了,谁还饿肚子啊 最强兵王在三国 大明:我李景隆真是大明战神 万里河山万里路 部落之开拓莽荒 这个三国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