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大手笔的修缮工程前后历时两年光景,虽然耗资巨大,但是紫禁城内外焕然一新,不但康熙满意,宜敏高兴,后宫的妃嫔小主们也是欢天喜地搬进了重新安排的宫殿,孩子们也对明亮崭新的居所好感倍增。
宜敏狠狠松了口气,这下子终于不用住危房了,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了。她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是为了面子,而是她清楚地记得康熙在位期间,经历过的大地震多达二十余次,凡事未雨绸缪才是正道,她可不想某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被坍塌的宫殿给埋了。
尤其康熙三十四年的那场“平阳大地震”更是令她如鲠在喉,因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前所未有!
北到山西右玉,南达湖北谷城,西至甘肃平凉,东抵山东滕县,地震波及8省120余县,尤其临汾、襄陵、洪洞、浮山等28州县主灾区更是满目疮痍,死亡人数便多达十余万,其余伤者、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胤祉曾为她描述过前往赈灾时的可怖场景,那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人间地狱,叫她光是听说就已经不寒而栗,也因此将之牢牢地刻进心中。尤其令她难忘的是,这场地震并不是结束,而是仅仅是开始,因为随之而来的还有连绵不断的水灾、火灾,每天都在死人,每一刻都有噩耗传来,整个大清仿佛陷入了天罚之中。
“地裂涌水,哮哭惊声日夜不绝,民皆露处,黠暴乘间剽掠……”
“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厥后之夏田腾烟,秋陌浮蛙。伤残余生,何克堪此了……”
即使她当年身处后宫,却也知道灾后的临汾一带存活下来的人数只有区区六万口有零。
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相当于是十室九空啊!
在这等天地伟力形成的大灾难面前,宜敏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啊!一个京畿地动她都无能为力,更遑论这等前所未有都超级大地震但是面对数十万条人命的逝去,在明明提前知道会发生天灾的情况下,叫她又如何能够冷眼旁观,什么都不做呢
她冥思苦想过许多办法,却发生都不切实际,这等全国范围的灾难,仅凭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救即便利用钦天监提前示警,但是波及大清近一半版图的灾难该如何预防没人有这种经验,也无人能够想象那种场景,朝廷也不可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做一件根本不确定的事情。
退一万步说,即使朝廷相信了,但是短时间的动作又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呢百姓们又会相信吗会不会因此反而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利用百姓激起民变,让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呢
即使她身怀仙境,手中还握有几份势力又如何不过是杯水车薪,即便是真仙下凡,面对此等天地伟力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
最终宜敏想通了,指望朝廷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她决定稳扎稳打,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慢慢准备。于是从康熙十年起,她一点点将善亲堂开遍大清各大州府,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慢慢织网,将善亲堂融入民间百姓的生活中。
十二年来,善亲堂行事低调,讲究勿以善小而不为,由小及大,从收养孤儿开始,到时不时施粥赠药,再到帮助地方官府赈济灾民,一点一滴逐渐深入百姓心中;再从点到面,先是派人搭起班底,然后慢慢拉拢当地诰命夫人参与进来,等摊子渐渐铺开,就开始鼓励富商巨贾之妻出资建立类似的善堂,等达到一定规模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赏赐,将之纳入善亲堂统一管理,如此一来,善亲堂便可借鸡生蛋,宛若根须一般快速蔓延至县乡一级。
在此期间,善亲堂大力培养的孤儿已经陆续成长,他们会陆续进入各行各业谋生,孤儿的经历会让他们自发地抱团,进而成为善亲堂在当地的一股隐形势力,而这股势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