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敏闭目沉思了片刻,提起朱笔把袁氏、端嫔董氏、纳喇氏划掉了,这几个女人潜力不足,就算是扶上位也不过是泥雕木塑,毫无战斗力可言,白白浪费后宫主位。袁氏不过是汉军旗,但家族是地地道道的汉人,最高不过三品官,当初仗着皇太后的扶持,这才有了争宠的资本,如今还能得几分宠爱主要在于她的美貌,但是这些年陆续选秀入宫的美人也不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色衰爱弛了。
康熙对汉女表面上没什么偏见,这些年也广纳汉女入宫,实则对她们颇有芥蒂,前世他对汉女的恩赐晋升就是很苛刻的,无论你资历多老,哪怕你生育了子嗣都不舍得给升个位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氏和陈氏,前者生了三个阿哥,后者也有阿哥傍身,但是她们直到人老珠黄才等到了一个嫔位,如今的袁氏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前世的两位,自然是不用考虑了。
端嫔董氏自从皇二女过世后,就直接被康熙厌弃了,若非当初册封圣旨已下,怕不是连嫔位都捞不着,加上住在承乾宫,被佟妃压制得死死的,这些年根本就没被康熙翻过牌子,自然不可能再度孕育子嗣,显然已经是一步死棋。
至于纳喇氏是个不稳定因素,若非自己出手帮了一把,如今皇九子已经不在了,她所出的两个皇子是真的体弱,万一她刚提携纳喇氏上位,后头孩子就被后宫女人给算计没了,她可就白费工夫了,与其冒着两头落空的风险,还不如继续压着她,让她继续死盯着惠嫔不放。
宜敏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把乌雅氏的名字写了上去,后面又添了王佳氏和李氏两个名字。她倒是想要提携些新面孔上台,偏偏看来看去都太嫩了,前世能登临高位的女人哪个不是身经百战闯出来,论美貌论心机都是顶尖的,而且她对这些女人的性格脾气都熟稔,也更好拿捏些。
乌雅氏当年被天枢和地狱联手摆了一道,前世的六阿哥胤祚一出生就是死胎,连个序齿都没混上,还彻底伤了身子,只是她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秘药,沉寂了两年之后居然将身体调养过来了,出来争宠后很快就怀上了,康熙二十一年生下了皇八女,不过不知是因为乌雅氏没彻底养好身体,还是这个序齿不吉利,这个孩子活了不到两个月就夭折了。
最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才过了一年不到,乌雅氏居然又怀上了,她也挺佩服这女人的韧性,从她两次怀胎的时间来看,这女人肯定是想乘上这次大封后宫的东风,一举坐上嫔位,这才不管不顾连续怀胎。康熙二十年废后之事没过多久,所有人都认定皇上定会立后,于是这女人立刻一改往日低调,使劲浑身解数争宠,如愿地怀了一胎,想借机增加上位的筹码,没成想宜敏压根就没同意当皇后,让她的算盘落空了。
乌雅氏这种打不死的特质真是让宜敏刮目相看,难怪前世能够笑到最后,今生她只是差了点运道,加上宜敏对她重点盯防,这才一直蹲在贵人的位分上。与她相同境遇的还有前世的安嫔李氏和敬嫔王佳氏,这两人都是康熙十一年入宫,可惜正好撞上后宫乱局的节骨眼上,加上郭络罗氏姐妹,钮祜禄氏等人珠玉在前,便不那么显眼了。
尤其今生平定三藩之乱中,这两位的父兄并未抓住机会立下大功,自然她们也就无法如前世一般受封六嫔首位和次席,不过她们也因此逃过一劫,不会再受到家族牵连,进而被打入冷宫永巷,无声无息地凋零在后宫之中,死后连妃陵园寝都没有资格进。以如今这两位的家世和品貌,虽然称不上顶级,但也能吊打郭洛罗氏了,占据两个嫔位应该不成问题,加上乌雅氏这个心比天高的主,不怕后宫不热闹!
这时尚嬷嬷端着一个金盏走了过来,放在宜敏手边轻声道:“主子,喝碗燕窝润润喉吧。”
宜敏放下手中朱笔,端起燕窝盏。舀了一勺入口,只觉得一股甘甜从喉间滑入,沁人心脾,不由得惊奇的看了手中的金盏一眼:“今儿这燕窝倒是与众不同,似比往常更加可口些。”她吃燕窝的年头算上前世怕不是超过一甲子,这样的极品也是少见。
尚嬷嬷笑眯眯地道:“这是奴婢今儿整理您嫁妆的时候找出来的,是十五爷从南边带回来的金丝燕盏,据说是十五爷跟着大船远洋出海,从最南边的悬崖峭壁上得来的,据说特地等着冬去春来的第一批燕盏,请了最好的师傅调理出来的,与平日里吃的燕窝自然大不相同。”
宜敏听了这话不由得眉眼弯起,欣慰道:“十五弟也长大了,还知道孝敬阿姐了”不过一想到这燕窝的来处,又忍不住摇头,“不过还是那副喜欢四处撒欢的性子,京城待不住便罢了,如今怕是连这大清国都留不住他了!”
尚嬷嬷笑呵呵地道:“十五爷就算走的再远,心里也是惦记主子的,若非为了弄这批上好的燕盏,怕是能提前大半年回来的。”马佳氏年纪小的爷们基本都是主子带着长大的,自幼就跟主子亲近,如今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了,送回来的嫁妆一个比一个稀罕珍贵。
“我宁愿他安分些,少让家里操心就是最好的礼物了。之前他说要出海长长见识,还以为就在东海边上跟官船溜一圈而已,不曾想竟是去了南海以南那么远的地方,那地方天高皇帝远,海盗猖獗,完全就是无法无天之地,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宜敏有些无奈地蹙起眉头,家里的兄弟那么多,就这个最小的让家里操心最多。
宜敏本就是老来女,其后却还有五个弟弟,除了嫡出双生子巴克什和巴图鲁,还有三个庶出弟弟,这最小的弟弟排行十五,从小性子跳脱,既不爱学文,也不爱习武,天生好奇心极强,看到什么都想钻研一番,偏偏又没有长性,现在喜欢极了的东西过段时间就不感兴趣了。若非生在富贵人家,大概就是那种一曝十寒的败家子。
这孩子唯一的长处大概就是胆子大吧,三四岁就试图自己偷偷出府,七八岁上下就敢带着奴才偷偷溜出京城。再大一点就更厉害了,有一次居然偷摸着跟郭尔罗斯部前献贺礼的队伍去了草原,等被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快出关外了。从那以后,为了怕这孩子乱来,宜敏只能跟他约法三章,同意他跟着自家商队出门,但是每年必须在京里待上两个月,这些年十五的足迹遍布大清万里河山。
前些年听说他开始对洋人的文化感兴趣,跟着几个洋师傅学了些墨水,就开始向往着海外的世界。若瓜尔佳氏管的严,怕不是他都敢跟着洋人到国外去了。如今只是下了南海,还算是离得近了吧宜敏心中有些不确定的想着,不过她已经下定决心这次趁着他回京城参加封后大典的机会,定要抓他在京城里安稳地呆上两年,好好地娶妻生子。
没错,这个老十五到现在了,还没娶妻!因为他性子不定,一年到头有三百天在外头晃悠,哪个好人家的姑娘敢嫁给他怕不是只能成年累月的守活寡尤其这次更过分,已经有两年不着家了,自从出海之后杳无音讯,把他生母气的抓狂,扬言生块肉也比他强,好歹能饱腹。瓜尔佳氏对此只能无奈叹息。她倒不是不管这个儿子,只是这孩子真的是没法管教,从来都是积极认错,坚决不改,乖没两天准会故态复萌,就好像让他在一处待着能要了他的命一样。
如今翻过年他都二十四岁了,再不能让他这样胡来。宜敏决定不等明年的选秀了,近些日子就要给他指个好人家的姑娘,最好是那种身手不错,能压得住他,也能陪他天南海北乱逛的那种。不然她实在怕坏了自己的名声,指出一对怨偶来。她这些年算是看明白了,这小子就不是安分待在家里的料儿,既如此,就给他配个同样不安份的姑娘吧,如此也算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了。
宜敏偏头对尚嬷嬷道:“嬷嬷,你可要帮我记着多多留意打听八旗的姑娘,看看有没有些活泼好动的,正好配我那傻弟弟。”选秀这么多次下来,她就真没见过哪个姑娘能有这般心性开阔的,否则早就给他指婚了,还能耽搁到现在,实在不行就指个蒙古的姑娘,好歹弓马娴熟,性格爽朗,应该能顶得住那小子的折腾。总不能眼看着他一个人孤独终老吧。阿玛额娘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担忧的,他们年纪都大了,连曾孙儿都有了。总不能还叫他们操心小儿子的婚事吧
尚嬷嬷笑着应下了,对这位十五爷她也是门清,知道一般的姑娘家降服不了他:“主子放心,老奴回去就让人打听一二。”她知道主子让自己打听,那就是放低了条件,只能在八旗里头家世不显的人家里找,毕竟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大多教养极好,想找出格的还真不容易,放宽了范围可能还有点希望。
尚嬷嬷亲眼盯着宜敏喝完那盏燕窝,这才心满意足地收拾碗勺准备离开,低头却一眼看见案上的册子,以及朱笔勾画的人选,她忍了忍还是开口道:“主子,您别怪老奴多嘴,这宫里头的女人就没有安分的,一旦位份高了,野心自然也就大了,别看这些年她们俯首帖耳的模样,私底下不知道憋着什么坏呢。明儿就是公主王福晋命妇朝拜皇后的日子,您可得多留份心,别叫那些女人得了便宜。”
宜敏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着尚嬷嬷摆了摆手:“嬷嬷想太多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本宫就算借给她们十个胆子,她们也不敢闹事的。如今即将大封后宫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那些女人的位份高低还得看本宫的心情,如何敢在明天的大礼上出幺蛾子到时候别说本宫了,皇上也绝对饶不了她们。”她执掌后宫这么多年,那些妃嫔身边布满了她的眼线,只要她们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又谈何使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