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涵的刷牙镜头,后期需要快速剪辑,郭小涵按照既定流程来刷牙,至于如何剪辑,那是后期的事。
到时候后期会在众多连续的画面里,选择最适合的镜头,而郭小涵要做的,就是拍好她要负责的镜头。
刷牙结束后,郭小涵用了一个甩手把牙甩出去的动作。
牙刷自然被甩出去摔在地上,不过后期后做一个牙刷被魔法元素托举着插入牙杯的特效。
“我们再来一遍。”
等拍完第一遍后,朱导还和郭小涵解释:“并不是你拍摄的不好,是为了方便后期剪辑,才重拍的。”
朱导这样说,是因为之前吃过很多次亏。
儿童演员可不比成年人,成年人毕竟都好商量,拍戏是他们的工作,演员收了钱,就要按照导演的要求办事。
但儿童演员,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和情绪化,如果重拍次数多了,小孩子伤心哭闹起来,还不能吼,就需要花很长时间哄好,甚至延期拍摄,简直头疼。
朱导也是怕了,再加上大老板郭凡夫妻都在旁边看着,必须要注意郭小涵的情绪。
“没问题。”
郭小涵很开心,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只要是她天生是个乐天派,被父母宠爱之下,基本上她要求的事情都能办到,就不知道什么是挫败感。
而郭小涵是把拍戏当成大型剧本杀在玩,试问一直在玩自己喜欢游戏的小孩子,又怎么会轻易哭鼻子呢?
于是郭小涵又换了几个角度,几种刷牙方法,总算是拍完了。
接下来,就轮到在剧里扮演小涵父母的演员出场了。
这两位都是三十多岁的实力派演员,虽然不算出名,但在圈内的演技还是公认不错的,而且没什么绯闻。
这对男女演员多年如一日,都在兢兢业业的拍戏,因此朱导就找到了他们,过来出演这部大投资的电视剧。
“开始!”
朱导宣布了拍摄,就轮到母亲穿着睡衣出来,拿着各种厨具在做饭。
不过郭凡发现,这部剧和其他电视剧有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拍戏的时候,很多都是在对着空气演戏。
比如母亲拿着厨刀,在对着空气切菜,还有镜头是对着空气挥舞,宛如在切空气。
其实这些都是后期要有特效镜头的场景。
等饭“做”好了,就轮到郭小涵出场了。
母女俩坐在一起吃饭,吃了几口,郭小涵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抓了一块面包片,背上书包就准备出门了。
而发现来不及后,郭小涵就说:“今天转学第一天上学,可不能迟到”。
母亲就问:“你又要用老办法嘛?”
郭小涵点点头。
母亲只能无奈的打开了窗户,郭小涵助跑几下,抓起家里的晾衣杆,就来到了窗户口,踩着窗台,“飞”了出去。
在剧里设定,郭小涵家是住在高层建筑,后期补上特效和通过剪辑手法,就能做到天衣无缝,让大家以为主角一家,是真的住在高楼上。
而摄影棚都是平房,窗户到地上,也就一米多点的距离,所以郭小涵直接跳到了窗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