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交叉融合模式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新网上海8月17日电(记者陈静)集结医学专家、服务青年人才、跟踪科创团队研发历程……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委会(下称:医疗服务专委会)17日正式成立健康传播分委会,将致力实现交叉融合模式,打造权威、有影响力的科普项目,持续推出人才扶持计划、孵化项目等,助力大健康产业不断发展。
“一方面,健康传播分委会将借助专业力量,将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民众。”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委会主任朱同玉接受采访时表示,“另一方面,医疗服务专委会成员包括医院、医药企业以及医疗创新企业,健康传播分委会将从纵向的‘条’状传播转变为涵盖大健康产业的‘块’状传播。”
朱同玉指出,健康传播分委会将关注最新的前沿医学知识、生物医学研发动态等,为会员企业、初创企业及时提供资讯。医疗服务专委会则将协调、融和多方资源助力健康传播分委会开展工作。他解释,目前,不同的部门管理不同的“条”,比如:卫健委管理医院,经信委、商委等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这些政府部门彼此独立。但医疗服务专委会将努力衔接各个部门,通过协调实现交叉融合,将“条”汇成“块”,助力孵化更多创新成果。
当日揭牌成立的健康传播分委会主任由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李文伟出任。他说,在打造专业的教学研平台的同时,健康传播分委会将推出系列扶持计划,包括桥梁计划、人才计划、经济计划等。李文伟希望,今后健康传播分委会在促进科普、搭建平台的同时,探索营造医患沟通良好生态;同时,让更多的医生等了解大健康产业,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据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潘俊杰博士担任健康传播分委会常务副主任。据了解,潘俊杰和百余位“启航博士团”成员成为第一批健康科普的专业力量。(完)
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周启动携手共促农业发展
中新网杭州8月17日电(奚金燕蓝伊旎)农业农村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为深化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合作交流,8月17日,“2024年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周”活动在杭州启动。
本次活动以“绿色·共享·对接·协作”为主题,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同主办。活动区域总面积4500平方米,汇聚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长三角“三省一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176家、产品近571款。
其中,浙江省参加展示展销主体有44家、产品近150余款,涵盖了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浙江省“十大好蜂蜜”等为代表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其中有传承经典的“历史”产品,如地标衍生产品杨梅酒、槜李白酒;不乏创新融合的“新质”产品,如将地标和非遗精巧融合的金华两头乌猪扎染摆件,将玉环文旦果皮高温蒸馏精制而成的文旦精油;不少当季翘楚的“热门”产品,如火爆盒马的绿色食品莲谊果莲、热销长三角的地标农产品海盐葡萄。
金玉滁菊、天长芡实、高邮咸鸭蛋……其他两省一市也都带来了各自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品尝、购买。
“这次过来看到了很多长三角的优质农副产品,比如安徽的白茶、有机鸡蛋,浙江的竹林鸡等等。”来自上海的采购商朱豫军表示,随着业务扩大,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更受欢迎。
启动仪式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农业农村部门精选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集中开展轮流推介。此外,8月18日上午还将组织开展“浙农优产百县千品”浙江专场推介会,内容包括2024浙里田园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暨2024和美行浙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和玉环市“鲜玉奇缘”农产品推介会。推介会现场将通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推介余姚市“梁弄古韵红色休闲之旅”等4条浙里田园休闲运动线路、4条“环浙骑游”运动线路以及玉环火山茶、文旦衍生产品、“鲜玉奇缘”公共品牌等浙江名优“土特产”,面向长三角,诚邀消费者感受田园美景,品味浙里风物。同时,将邀请专业采购商30余家,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促农增收。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大政策创设,着力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据悉,目前浙江省有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主体2386家,产品3318个,绿色食品主体数保持全国第三。
为进一步深化浙江和安徽两省农业农村合作交流,推动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示范先行,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召开了浙皖农业农村工作交流合作座谈会,双方签署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合作协议》。
“本次合作将主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产销合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个方面。”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程街亮表示,本次合作旨在促进加快两省之间的合作交流,健全合作机制,推广发展模式,为推进长三角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先行探路。(完)